相聲門裏有一句話形容搭檔再恰當不過,叫“情同兄弟,敬如夫妻”,兩人這一場買賣敲定,不得另換搭檔。
傅傑和周凱瑞的緣分,是周和光一人獨斷的結果。
最有天分的關門弟子來配他的孫子,兩人形象又不賴,放在一塊兒好看極了,周和光每次過活都眉開眼笑,連連說:“小瑞子,你可成角兒咧。”
這裏邊,壓根沒有傅傑的事兒,他不過是聾子的耳朵——配搭。小小年紀,天性的不服輸,看這搭檔越看越不順眼。做捧哏的傅傑時常在周和光沒注意兩人的時候使絆子,讓周凱瑞接不上話,這時候和藹的周和光一藤條上來:
“你個鱉孫!這麼點詞都接不上!”
傅傑就在一旁幸災樂禍看著周凱瑞挨打。
兒子跟著媳婦往國外跑,隻留下這個小孫子,周和光全部的希冀都在他一人身上,下手毫不留情。
周凱瑞雙掌血肉模糊,飯桌上不停掉筷子,又是周和光幾巴掌:“筷子都拿不穩!怎麼打快板!”
傅傑樂個沒完。
周凱瑞狠狠剜他一眼,梁子就此結下。
要說恨也說不上,七八歲的孩子能有什麼深仇大恨,最多是爭寵的小心思,在台上使打哏下手慘點,意外的效果好。
傅傑從小散養,吃住都在周和光家,又和周凱瑞上了同一所高中,可謂形影不離。
長大之後周和光忙著當他德藝雙馨老藝術家,很少有時間打周凱瑞,他與傅傑的關係也緩和不少。
同是沒爹沒娘家庭裏出來的孩子,平時有口吃的就不錯了,誰也沒教過他們什麼叫愛什麼叫包容,隻憑著本能,以激怒對方來證明在乎。
兩人在學校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互相看不順眼:傅傑看不起周凱瑞的吊兒郎當,周凱瑞嘲笑傅傑對一切較真。經常是周凱瑞挑事兒,傅傑迎戰。
打著打著,就打到了床上。
沒人的周家真是滋養愛情的最好土壤,兩人在周凱瑞的單人床上度過了美好的兩年——下床就打架,打完了再上,周而複始。
直到高三那年,傅傑的刑警父親終於良心發現,回家找傅傑傅偉修補感情,卻被放出來的囚犯尋仇,當場身亡。
那天傅傑正和周凱瑞排新活,接到周和光電話的時候,突然哭出了聲。
周凱瑞第一次看見傅傑的眼淚,一時衝動,說了“我們在一起吧”。
傅傑在這世上,隻剩傅偉一個血親,和周凱瑞一樣。
兩個不懂愛的傻小子,小心翼翼學習愛,學習忍讓,學會隱藏兩人的秘密。
事情正在越來越好。
直到突然回家的周和光在沙發上發現了沒穿衣服的兩人,氣得差點心梗,隨手抓起茶碗砸過去。
周凱瑞本來在沙發裏,下意識挪位,捱了一下,皮開肉綻。
“滾!滾開!滾出去!”周和光快七十歲的人,找出他積灰的藤條,一下一下,打在周凱瑞的身上。
周凱瑞不知道哪兒來的骨氣,把傅傑護在身下,緊緊抱住,生生捱了三十八下。
三十八下。
傅傑一下一下數著,整整三十八下。
小時候捱兩下手板就叫喊的周凱瑞,疼到額角冒汗,青筋暴起,一聲不吭,還要扯起一個若無其事的笑說沒事。
倏然心動。
一無所有的年紀,還有什麼別的證明愛情?
傅傑推開傅傑,直跪在周和光腳邊,聲聲喊著“師父”,抱著腿不讓他動。
回想起來,那個場景真是好笑,赤條條的兩個正當年歲的年輕人,竟然打不過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妄想用真愛打動老人。
其實稍微見過點世麵,就知道對周和光而言,家門聲譽永遠大於個人,周凱瑞就該繼承周家衣缽說一輩子相聲。
周凱瑞的一雙父母特地從美國趕來,連同周和光逼著在家譜麵前跪了兩天。
傅傑在周家門口跪了兩天。
兩人都天真的以為真愛無敵,直到救護車停在樓下,擔架抬出了氣暈過去的周和光,周凱瑞眼神空洞,雙眼哭到無淚。
傅傑一陣心疼,要上去擁抱,周凱瑞卻後退一步:“傅傑,分手吧。”
頓悟:周凱瑞父母雙全,他不是一無所有的傅傑。
對人隻留三分情,不可全拋一片心的道理,十八歲的傅傑就懂了。
“我恨你。”傅傑說這句的時候,真真切切的恨著。
他恨這個人。
這個人明明有在乎他的家人,卻不分他半點溫暖。
*
傅傑睜開眼的時候,很意外自己沒有看見一片雪白,疲憊饑餓精神緊張,怎麼都是該醫院的大事。
斑駁的牆麵,古舊的裝飾,分明是周和光的家裏,顯然某人摳門到不舍得付掛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