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1 89 1 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190 9 年進入大學學習,兩個月之後輟學,在各地流浪,從事過各 種工作。193 0 年遷居法國,開始文學創作。1 94 2 年回到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定居,並繼續從事寫作。

米勒的小說大部分帶有自傳性質。他的代表作《北回歸線》(1 934),是根據他在巴黎的生活寫成,描寫主人公放蕩不羈的生活,刻畫人物極為生動,對性生潔的描寫十分露骨。小說描寫主人公在當教員期間由於生活枯燥而陷入精神崩潰的邊緣。

《南回歸線》(193 9)是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記述了他早期在紐約的生活,他的家庭,他最初對知識的追求,以及他的移居歐洲,寫得平穩凝重,淫穢描寫較少,但除 米勒的父親的形象外,人物刻畫都比較平淡。

他的著名的《馬洛西的大石像》(19 41)是一部近於遊記的作品,頗受評論家的讚賞。他的其他作品還有《黑泉》(1 936)、《在玫瑰色的十字架上受刑》(三部曲,194 9、19 53、196 0)等。

米勒的作品涉及許多哲理和社會問題,並喜歡談論“人類的倒退”,他曾說人失去了“生活的藝術”。他在作品中對性的問題的大膽處理在同時代作家中顯得非常突出,自稱深受美國詩人惠特曼的影響,希望能像惠特曼一樣歌頌肉體的美。實際上,他描寫的是性變態和性生活的醜陋方麵,因而受到一些評論家的指責。他的一些作品一直被認為是黃色書籍,美國政府曾列為禁書。

如《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在巴黎出版後,美國政府明令禁止在美國出版,也禁止將這兩本書帶進美國。米勒曾希望到英國訪問,英國當局宣布他是不受歡迎的人。直到 60 年代,他的代表作品才獲準在美國出版。

米勒對美國文學方麵有一定的影響。50 年代中期興起的“垮掉的一代”作家,在生活方式以至作品的內容、風格方麵,都從米勒的作品中汲取了不少東西。

米勒於 1 980 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