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父母呼① 應②勿③緩 父母命 行勿懶④
父母教⑤ 須敬聽 父母責⑥ 須順承⑦
“譯文”
對父母的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遲緩;對父母交代的事情,應該馬上動身去做,不要拖延。
對待父母的教誨,要認認真真地聽;對待父母的責備,要虛心接受。
“注釋”
①呼:呼喚。
②應:回答。
③勿:不要。
④懶:拖延。
⑤教:教誨
⑥責:責備
⑦承:接受
“評解”
在生活中,有時父母會因為誤會而對子女妄加責備,子女在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和父母頂嘴。即使是一場誤會,子女也要認真地去聽,心平氣和地去接受。等到父母的氣消之後,再找合適的機會把事情的原委說清楚,這樣父母就會對子女很敬佩,無形之中雙方就建立起了一條心靈溝通的橋梁。
父母表達愛的方式有不同,有時候是輕聲細語,有時候卻是非常地暴躁,同樣都是一份愛心,作子女要領會。當父母責罰孩子的時候,實際上是“恨鐵不成鋼”,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出人頭地,所以作子女的要體恤父母的存心,牢記父母的教訓,以後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以免讓父母傷心。
“國學小百科”
古人的名、字、號
“名”與“字”,是中國古代姓氏文化與禮儀文化的產物,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象征,是在長期的封建製度與禮儀風俗的發展中形成的一套中國文化特有的規則與模式。
古人的“名”、“字”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長幼,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是在家中排行第二;孟薑女就是薑姓的長女。
漢代以後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係,如唐代名將顏果卿和他的弟弟顏曜卿、顏春卿共用“卿”字,和他們同輩的堂兄弟顏真卿也用“卿”字。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
除了“名”、“字”,有的古人還有“號”。“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
封建社會的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誌趣等為自己取號(包括齋名、室名等),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蘇軾號東坡居士、唐寅號六如居士等,都是後人熟知的。
有些別號的使用率甚至超過本名。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輩的限製,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發或標榜使用者的某種情操。別號中常見的“居士”、“山人”之類就是為了表示使用者鄙視利祿的誌趣。歐陽修晚年號“六一居士”,就是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取號;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憂世憤俗,被權貴們譏為不守禮法,他就自號“放翁”,表示對他們的蔑視。當然,更多的官僚縉紳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種動聽的別號隻不過是附庸風雅、裝腔作勢、沽名釣譽的幌子。
另外還有“綽號”, “綽號”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認的別號,是對人的刻畫和形容。春秋百裏奚淪落楚國,被秦穆公用五張羖(音gǔ,指黑公羊)皮贖回相秦,人稱“五羖大夫”;唐代奸相李義府外柔內奸,被人稱為“笑中刀”(成語“笑裏藏刀”的起源),又號為“人貓”;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幹別的事,因此被號為“三旨相公”。
“相關鏈接”
孟宗哭竹
三國時候,吳國江夏有個叫孟宗的孝子。在孟宗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他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含辛茹苦將他撫養大,並經常教育孟宗勤學苦讀。
在母親的督促下,孟宗終於學有所成。孟宗將母親對他的點滴教誨都牢記在心,他對母親非常孝順。有一年,母親重病在床,飯食難以下咽,非常想吃鮮筍煮羹。此時正是冬至,天寒地凍,去哪裏找鮮嫩的竹筍啊?!孟宗想到母親為自己操勞一生,如今病重在床,想吃鮮筍煮羹這點要求都不能滿足,怎能對得起母親的深恩。
無計可施的孟宗,跑到竹林裏,雙手抱著毛竹,不禁悲從中來,竟放聲大哭起來。沒想到他的這份孝心,竟感動了天地,大地開裂,尖尖地露出幾枝筍出來,還沾帶著露滴。孟宗高興地把竹筍拿回家,做了筍羹,給母親去吃。母親吃完,病情竟然神奇般地隨之好轉,大家都說這是孟宗的至孝感動了上天。
鹿 乳 奉 親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郯子的賢人,他對父母非常地孝順。郯子的父母年因年老而雙目失明,他聽人說喝鹿乳會使眼睛重見光明,於是就借了一件鹿皮的衣服扮成一隻鹿,跑到深山裏頭,混進鹿群中取鹿乳。
不料獵人看到這隻動也不動的“鹿”,便抽出箭想射。郯子慌忙從鹿群中站起身來,掀掉鹿皮,並告訴獵人他之所以混在鹿群中是想取些鹿乳給雙親治眼病,這才免掉了被射殺的危險。獵人聽後非常感動,就把鹿乳送給他。郯子將鹿乳取回家中,雙親喝後眼睛複明。
郯子死後,曆代帝王都把郯子視為德、才、威、雅的化身,後人還建了郯子廟、郯子墓來紀念他。[T1郯子鹿乳]
“延伸閱讀”
家長批評孩子的五種有效方式
如今的家庭,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孩子成了家裏的小太陽,掌上明珠,從小嬌生慣養,於是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對孩子的批評教育就成了大問題。家長如何指出孩子的錯誤,而且讓他能夠接受你的觀點,並改正錯誤呢,這就就要掌握一些批評的藝術。
首先,不要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是比較強的,因此,最好先把事情搞清楚,然後再對孩子加以及時的批評,以便抑製不良行為。
其次要讓孩子口服心服。讓他知道自己這麼做是錯誤的,並覺得你的批評是對的,能從心裏真正地接受,並加以改正。
若用棍棒迫使孩子改正是無益的。年齡大些的孩子會對父母的行為不滿,而年齡小的孩子懾於父母的威嚴表示“改正”,但卻是口服心不服,以致重犯。
因此批評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下麵介紹五種批評孩子常用的方法,以供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加以選擇。
1.觸動式批評
這種批評措詞比較尖銳,語調比較激烈,批評一針見血。它適用於惰性心理、依賴心理較為突出的孩子,或“吃硬不吃軟”和屢教不改的孩子。
2.漸進式批評
即有層次、逐步深入的批評,適用於自尊心強、榮譽感強的孩子。對這些孩子,不能急於求成,而要耐心等待,批評要顧及情麵,留有餘地,還要抓住他們的上進心和榮譽感,不斷啟發他們認識自已的不足和缺點。
3.說服式批評
這種批評較為緩和,要求批評者平心靜氣以商討的口吻進行說服教育。適用於反應快、脾氣躁、情緒易被激怒以及那些“強牛型”的孩子。
4.即席式批評
當時、當場、當事的批評,適用於不肯認錯的調皮孩子。這些孩子自我意識比較薄弱,事實不擺在眼前一般不肯輕易認錯。孩子在初次犯錯時,要及時批評,絕不能因為某種原因姑息遷就。要允許孩子反駁,以便明白他的思想,批評時要有針對性。
即席式批評不但可使這些孩子在錯誤事實麵前心服口服,而且還可以有效地糾正他們對待錯誤的不正確態度。
5.參照式批評
借助於他人他事,運用對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評的內容。這種批評適用於經曆淺薄,自我覺悟差,個性比較脆弱,易於感化的孩子。
最後,還要注意批評的頻率,批評過於頻繁,則會降低或失去作用。批評的同時,要堅持說理,幫助孩子提高認識,豐富知識,使孩子以後再也不犯類似的錯誤,讓孩子不斷地增強是非判斷能力和抵製錯誤的自律能力,以便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原文”
冬則溫① 夏則凊② 晨則省③ 昏則定④
出必告⑤ 反必麵⑥ 居⑦有常⑧ 業⑨無變
“譯文”
為人子女,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睡前要幫父親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問好。傍晚回家之後,要將當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父母放心。
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哪裏去,回家後要當麵稟報父母自己回來了,讓父母感到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按照一定的秩序,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
“注釋”
①溫:暖和。
②凊:涼爽。
③省:音xǐng,安慰、問候。
④定:安慰。
⑤告:音gù,告知、稟報。
⑥麵:麵見父母。
⑦居:居住。
⑧常:不變、固定
⑨業:事業、學業。
“評解”
作子女的要從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上做去關懷、照顧父母,做到“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誌”。
首先,關懷父母或家人的健康,自己做好這方麵知識和儲備,不要等到家人身體出了問題再去“臨時抱佛腳”,這個時候即使是現學也來不及。因此,在平時就要有這方麵的積累,隨時把這些日常飲食起居健康的觀念帶到家庭當中,這樣就能做到“養父母之身”了。
其次,作子女的還要常常讓父母保持愉悅的心情。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一切要讓父母安心、放心,不為子女所做的事情去擔心,寢食不安,這也就做到了“養父母之心”。
再有,要做到“養父母之誌”,“誌”是指父母的心願。“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做子女的要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這樣才有充沛的精力,去為家庭、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而作父母的當他(她)的孩子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心裏自然會覺得很欣慰。
此外,子女還要在學習上刻苦認真,在事業上積極進取,在家庭上夫妻和睦,以便讓父母能夠安心。
“國學小百科”
古代四季的劃分
在中國距今3000多年的殷代甲骨文字之中,已有“季”、“春”、“秋”等字樣了;在《尚書·堯典》一書中,也已經明確按照天文的情況、鳥獸皮毛情況、人類農事活動等,分別劃分出了四季。在這之後的古書之中,通常是根據立春、立夏、立秋與立冬各自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期。我國古代四季的劃分通常采用農曆二十四節氣兩種標準。
農曆劃分法。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叫春節。
二十四節氣劃分法。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為春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為夏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為秋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為冬季。
上述幾種方法雖然簡單方便,但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同一天進入同一個季節,這與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有很大差別。例如,按照上述劃分方法,3月份已屬春季,這時的長江以南地區已是桃紅柳綠,春意正濃;而黑龍江的北部卻是寒風凜冽,冰天雪地,毫無春意;海南島的人們則已穿單衣過夏天了。
因此隨著科學的發展,氣象部門采取了候溫劃分四季法,對季節采取了科學的劃分,以便使四季劃分能與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們生活的節奏相吻合,
“相關鏈接”
黃?香?溫?席
相傳東漢時期有一個叫黃香的孩子,在他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家中生活很艱苦。在母親生病期間,黃香一直守護在母親病榻旁請照顧母親。母親去世後,他和父親相依為命,幫著父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盡量不讓父親操心。
夏天天氣熱,蚊蠅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雖然不停地搖著手中的蒲扇,可仍覺得很熱。入夜了,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卻不見了小黃香。
“香兒,香兒。”父親忙提高嗓門喊他。
“爸爸,我在這兒呢。”說著,黃香滿頭大汗地從父親的房中走了出來,手裏還拿著一把大蒲扇。
“你幹什麼呢,怪熱的天氣,”爸爸心疼地說。
“屋裏太熱,蚊子又多,我用扇子扇一扇,蚊蟲就跑了,屋子也顯得涼快些,您好睡覺。”黃香說。
爸爸緊緊地摟住黃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卻出了一身汗呀!”。
黃香為了讓父親休息好,每天晚飯後,都拿著扇子,把蚊蠅扇跑,還要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使勞累了一天的父親能早些入睡
到了冬天,天氣寒冷,黃香想父親幹了一天的活,一定很累也很冷,於是他每天晚上讀書完畢後,給父親鋪好被子,便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子裏,用自己的體溫把被褥焐熱,然後才讓父親睡下。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黃香的孝行傳遍了左鄰右舍,傳遍了全縣,也傳遍了全國。九歲的孩童能這樣懂得孝順父親,感動了太守劉護,他上書朝廷申報,批準黃香為孝廉,黃香由此成為一位因孝敬長輩而名傳千古的孝子,當時對他有“江夏黃香,天下無雙”的讚譽。
[T2黃香]
老萊斑衣
老萊子是春秋時期楚國人,他對待父母非常地孝順。他把最可口的食物給父母吃,把最好的衣物給父母穿,把最好的用品給父母用。生活的點點滴滴,都盡極關懷照顧,非常體貼。父母親在他無微不至的照料下,過著幸福安樂的生活。
老萊子雖然已經年過七十,但是老萊子在父母親的麵前,從來都沒有提到過一個“老”字。因為上有高堂,雙親比自己的歲數都要大得多,而為人子女的人,如果開口說老,閉口言老,那父母就更會覺得自己已經走入風燭殘年了。
由於父母已九十多歲了,身體比較虛弱,而且行動不便,耳昏眼花。跟他們講話,他已經沒有辦法聽得很清楚了;由於腿腳不太靈活,縱使想要帶他們到處去走走看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善解親意的老萊子很能體恤父母親的心情,為了讓父母能夠快樂得起來,他裝出活潑可愛的樣子,來逗雙親高興,可以說是用心良苦。在孝順父母的方式上,老萊子別有一番與眾不同。他有一次特別挑了一件五彩斑斕的衣服,非常地鮮豔,就在他的父親生日的那一天,他身著這件衣服,裝成嬰兒的樣子,在父母麵前又蹦又跳地跳起舞來。一邊嬉戲玩耍,一邊邁動輕盈的舞步,真像是童心未泯的老頑童。
有一次,老萊子挑著一擔水,一步一晃地經過了廳堂的前麵。突然撲通一聲,做一個滑稽的跌倒動作。“這個孩子真是養不大,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母親在一旁開心地說,父親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延伸閱讀”
如何孝養父母
俗話說得好:不養兒不知父母恩。要想讓子女孝順,必先自己做到孝順父母。父母的恩德深似海,如何做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1.悅親是第一要訣。使父母心情愉快,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順逆,總應該克製感情以悅親為主,這是孝順父母應該有的態度。
2.在飲食上,即使是家常的菜蔬,也要鹹淡得宜,生熟適中,不能潦草。有好吃的,先給父母吃,隻要父母高興,就是盡了心。
年老的人,脾胃功能退化,飲食難得消化,做的食物,要燉得軟爛的,凡是生冷粘膩堅實難化的食物不要給父母吃。食不可過飽,飲食的合理調理,子女也要放在心上!
3.在衣著方麵,要冷暖合宜。年老的人,氣血自然衰弱,身體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熱先就怕熱。所以在四季的給父母的穿著一定要注意,隨時關注著天氣和父母的身體,以便及時更換衣服。
4.父母要是生病,一定不可懈怠,要及時帶父母去醫院檢查。在父母生病期間,要小心服侍,在飲食方麵也要多以清淡為主,不離父母床前,還要經常為父母擦洗身體,換洗衣服,。
5.父母的行住坐臥,都要盡心關照,要父母過得安穩自在。
“原文”
事雖小 勿擅為① 茍②擅為 子道虧③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譯文”
事情無論大小,縱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若任意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做人的本分。
物雖然不大,也不可背著父母私自藏起來占為己有,如若私藏,父母一定會為你的行為感到十分傷心難過。
“注釋”
①為:做;作為。
②茍:假使;如果。
③虧:缺陷;不完美。
“評解”
“不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活中很多大善都是從小善做起,很多的大惡也是從小惡積累起來的。
在沒有人看到的時候,內心也要存善,絕對不可以隨心所欲。對自己要能有所節製,同時也要懂得尊敬別人;隻有尊敬別人,別人才會尊敬你。凡是沒有經過同意的事情,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同樣事情無論大小,凡是沒有經過父母(師長)的同意,都不要擅自去做,否則會讓父母(師長)感到難過,也有損為人子女(弟子)的品德。
凡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首先要征得別人的同意,之後才可以拿;如果沒有經過同意,就私自把東西藏起來,那就等於是偷盜的行為,這是有損自己品德的。
為人父母(師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弟子)出類拔萃,不但學業要好,在品德修養方麵,也要盡量做到盡善盡美。如果你不經同意而把別人的東西偷偷地占為己有,這是品德上重大的瑕疵,會讓父母(師長)感到傷心難過;事情敗露後,因為小偷的名聲讓父母(師長)蒙羞,這是大不孝。
“國學小百科”
舉 孝 廉
“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的一種科目,“孝廉”是指被舉之學子,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舉製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中國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稱“孝廉”。沒有“孝廉”品德者不能為官。
漢武帝時,采納董仲舒的建議於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為“舉孝廉”,並成為漢代察舉製中最為重要的歲舉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漢代政府官員的重要來源。到清朝時,考取了舉人,還是用“孝廉公”這個名稱,那是沿用漢朝的。
“孝廉”就一地選一地,就一職選一職,漢朝是統共獲取入仕,具體由朝廷分配,獲取者要憑德識在一定範圍內出名,而後地方官有職責把其地域的舉薦出來,是很好的選舉製,科舉是不得已的變通,其本意仍是循此的。
“孝廉”舉至中央後,按製度並不立即授以實職,而是入郎署為郎官,承擔宮廷宿衛,目的是使之“觀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務。然後經選拔,根據品第結果被任命不同的職位,如地方的縣令﹑長﹑相,或中央的有關官職。一般情況下,舉孝廉者都能被授與大小不一的官職。漢順帝陽嘉元年(132年),根據尚書令左雄的建議,規定應孝廉舉者必須年滿四十歲;同時又製定了“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這一重要製度,即中央對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試經術,文吏出身的則考試箋奏。從此以後,“歲舉”這一途徑就出現了正規的考試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種地方長官的推薦製度,開始向中央考試製度過渡。
“相關鏈接”
楊 震 舉 賢
漢朝有個叫楊震的人,他為官非常清廉,而且常常會幫國家舉薦一些德才兼備之人,來為國服務。當他在東萊做太守的時候,舉薦了一個叫王密的讀書人當昌邑令。王密很感謝他,所以有一天晚上就帶了一些黃金送給楊震。
楊震看到他送的黃金,就跟王密講:“我這麼理解你,還舉薦你當官,你怎麼這麼不理解我,還要送我黃金呢!”
王密說:“這個沒有關係,隻是我一點心意,現在絕對沒有人知道。”
楊震就說:“怎麼會沒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也知。所以一個人的品德在哪裏看得出來?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才能顯現一個人的節操。”
王密聽完之後,覺得很慚愧,就走了。
楊震沒有貪這些黃金,但卻贏得看更大的功德和福分。楊震的後人都以他為榜樣,他的兒子秉、他的孫子賜、他的曾孫彪,官都做到三公的位置,都是國家的高官。正所謂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陶 母 封 魚
陶侃是東晉有名的賢臣,從小就勤奮好學,而且注意人品的修養,她母親立誌要使兒子出人頭地。在這種環境下,陶侃“少長勤整,自強不息”。
陶侃長大後,擔任了管理漁業的尋陽的“魚梁吏”。這一年他托人帶回家一壇醃魚孝敬母親,母親卻把魚封好後讓人退了回來,並且給他寫了一封信說:“你是國家的官吏,怎麼能用公家的東西孝敬母親呢?這是為政不廉啊!”此事雖小,卻可以看出陶侃的母親教子的嚴格。
陶侃始終不忘母親的教誨,最終成為晉朝著名的清官。
“延伸閱讀”
從小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精神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最為關注的事情,為人父母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要有一顆善良、仁慈之心,讓他懂得幫助別人是善舉,是快樂的事情。
要培養樂於助人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現得大度、體貼、肯幫忙,你就必須以身作則,示範給孩子們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孩子會效仿你的言行,也許你的舉動是無意識的,但孩子卻在你的無意識中效仿了你。要是你言行不一,孩子們隻會模仿你的行為,所以,即使你把原則和指令講得頭頭是道,也沒有用。要言行和行動一致,使孩子自願的發自內心的去幫助別人,健康成長。
完全沒有紀律約束對培養孩子是有害無益的。略帶專製的家長式作風令孩子成長、發展得更好。大體上說,孩子對於規矩和行為標準喜歡有明確的指示,這也是培養高度自尊和令孩子受歡迎的方法。對孩子闡明慷慨助人的理由,尤其是強調說明他人的感受時,最能幫助孩子養成友善、體貼的行為方式。
父母與其花大量時間告誡孩子別去做什麼,不如告訴他們有些事為什麼不應該做——特別是當行為的結果會影響到別人的時候。
讓孩子在房屋四周或是校園裏做點有益的事情,比如做飯,照料寵物,給不幸的孩子製作玩具,幫助年齡大的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教更小的弟弟妹妹們做遊戲,這些都可以培養大多數孩子樂於助人的品質。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自發做這些事,必須有人教他們,鼓勵他們,甚至有時強迫他們,但隻能是溫和的強製,否則會適得其反。
“原文”
親所好 力為具② 親所惡 謹為去③
身有傷 貽④親憂 德⑤有傷 貽親羞⑥
“譯文”
父母親喜歡的,當子女的都應盡力準備齊全滿足他們的要求,父母所厭惡的,子女都該小心去除掉。
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以給父母親帶來憂愁;子女的品格如果有問題,就會讓父母親感到羞恥、沒有麵子。
“注釋”
①好:喜好。
②具:備,辦。
③去:除去,除掉。
④貽:遺留。
⑤德:道德,品行。
⑥羞:感到羞恥。
“評解”
孟子曾經提到人生有三樂,第一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第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第一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子女奉養父母,孝敬父母,以回饋父母對子女的恩德,做子女的也會覺得心中踏實並充滿快樂。
兄弟姊妹是陪我們人生走最久的親人。兄弟姊妹生活、事業都發展很好,沒有意外情況出現,並且家庭和睦,這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人生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每天盡心盡力盡職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生活才會過得充實和快樂,活得自在,無愧於心。“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第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這一樂並不是隻有當老師才有。在生活中、工作中、為人處事中懂得去協助、關懷別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這就是自身價值所在。
做子女的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讓身體受傷,這樣才不會讓父母擔心。在道德方麵更應如此,道德若有損傷,會讓父母蒙羞,會讓家人蒙羞,甚至於會讓國家民族都蒙羞。
“國學小百科”
古代冠禮
冠禮是古代嘉禮的一種,為漢族男子的成年禮。成年禮起源於原始社會,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齡,性已經成熟,可以婚嫁,並從此作為氏族的一個成年人,參加各項活動。成年禮(也稱成丁禮)是由氏族長輩依據傳統為青年人舉行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承認。
冠禮實行於周代,按周製,男子二十歲行冠禮。
古代冠禮在宗廟內舉行,日期為二月,冠前十天內,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內無吉日,則筮選下一旬的吉日。然後將吉日告知親友。及冠禮前三日,又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並選一位“讚冠”者協助冠禮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