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功利學派代表陳亮、葉適(1 / 1)

作為唯物主義哲學家,陳亮與葉適的共同特點是提倡功利,反對理學家空談心性。

陳亮(1143~1194),字同甫,是永康學派的創始人,人稱龍川先生。著有《龍川文集》。縱觀陳亮思想的發展軌跡,大體分為三個時期:由軍事而政治,由政治再進而到哲學,日趨成熟。由於理學在南宋高宗統治期間得到迅速發展,此時也是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生活的時代,可以說理學正進入巔峰時期。因此,陳亮對理學的批判,代表了唯物主義對唯心主義哲學的批駁與對立。

葉適(1150~1223),字正則,人稱水心先生,晚年定居浙江永嘉(今溫州)城外水心村著書講學。著作有《水心文集》和《水心別集》。葉適一生經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個時期,其政治和學術活動則主要在孝宗至寧宗三朝。他的一生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求學時期、中年政治生涯時期、晚年學術研究時期。與陳亮相似的經曆,使他們組成唯物主義的功利學派。他們同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以陸九淵為代表的心學構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陳亮的突出之點是他在反理學中所作出的貢獻。南宋期間,理學的地位幾經崇黜。隨著理學的崇黜,在一部分士大夫和封建官僚中間,曾出現過反理學的思潮。陳亮作為一個政論家,通過王霸之辯,開展了對理學在理論上和哲學上的批判,他用自己的功利主義思想與理學相對抗,這與那些反理學的當權者企圖借助於政治權勢排斥理學,有著本質的不同。他作為理學批判者的先驅,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功利學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葉適,是中國儒學史上最早從理論、學術源流上批判理學的思想家。

他與陳亮倡導的“功利論”,深深影響到明清之際的反理學思潮。在學術上陳、葉的事功之學與朱、陸鼎足而立,其地位在中國學術史、哲學史上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