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步青,中國傑出的數學大師,1902年9月23日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母給他取名為“步青”,希望將來他能夠“平步青雲,光宗耀祖”。初中時迷上了數學,從此他一心撲在數學演算和方程式中。

但是,在這樣貧困的家庭裏,靠種地為生的父母很難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恰好村裏的一戶有錢人請了家庭教師,教他的公子讀書。蘇步青看到了希望,於是一有空閑,他就在窗外聽課,還經常隨手寫寫畫畫。這樣一來,那位有錢人家的公子沒學怎麼樣,蘇步青這個窗外的“偷聽者”卻學到不少知識。每天放牛回家,蘇步青總要故意經過村私塾門口,聽一會老師的講課,然後跟著念,在放牛時還當山歌唱。後來叔叔見他這麼想學習,說服步青的爸爸讓小步青去讀書。那是蘇步青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一天,父親挑上一擔米作為學費,帶著蘇步青到了100多裏以外的平陽縣第一小學當了插班生。從大山裏剛走出的小蘇步青,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那麼新奇。由於他貪玩,在高小的第一個學期,他竟考了個倒數第一名。但出乎預料的是,老師不但沒有批評他這個“不懂事的壞學生”,反而把他叫到辦公室,給他講了牛頓的一個小故事。老師的話使蘇步青大受感動,低著頭流下了淚。在陳老師的鼓勵和教育下,他決心奮發圖強,決不再浪費時間,荒廢學業。一次深刻的教誨改變了蘇步青的一生,從那次以後的第二學期起,一直到大學畢業,他每學期都考第一。後來蘇步青以優異的成績,考進舊四年製的浙江省第十中學(現今溫州一中的前身)。在這段時間裏,蘇步青可謂是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典範。剛進中學時,蘇步青將自己的第一篇作文交給老師時,老師斟酌了半天,覺得他的寫作方法,和古代著名的《左傳》有些相似,便懷疑這是蘇步青抄襲來的,但老師不想妄下斷言,冤枉一個好學生。所以上課時,老師想要考考他,以確認自己的判斷,於是就隨便點了一篇《左傳》上的文章,要他講解一下這是什麼意思。不料,蘇步青立即一字不錯地把那篇文章背了下來,並能深刻地領會其含義,這使老師和同學們大吃一驚。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蘇步青的人生也曾有過一大轉折。剛開始讀初中時,他對數學並不是很感興趣,認為這些數學題太簡單,一學就懂,沒有什麼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可是,有一堂數學課影響了他的一生。那是蘇步青上初三的時候,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了一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在他的第一堂課上,楊老師並沒有直接講數學題,而是先為學生講了一個故事。他以極為樸實的語言,旁征博引的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並將與數學有關的科研成果全都搬入了這個課堂。他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必須振興科學。而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一定要學好數學。”蘇步青的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卻使他終身不忘,他開始認識到了數學的重要性,從此開始對數學有了更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可以說楊老師的這一節課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興奮劑,也將他帶入了科學界的新領域。他從此懂得了,讀書不僅僅是為了擺脫個人的困境,更重要的是要拯救中國廣大受苦受難的民眾;讀書不僅僅是為了個人找出路,更重要的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和興盛而努力奮鬥。這一天,楊老師的話一直在蘇步青的耳畔回蕩,他輾轉反側,內心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警醒和震撼,這使他徹夜難眠。後來,在楊老師的影響和指引下,蘇步青的興趣從文學轉向了數學,並且從此為自己立下了“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座右銘。迷上了數學的蘇步青,不論是寒冬酷暑,還是霜晨雪夜,他的內心就隻剩下讀書、思考、解題、演算了。在4年之內,他竟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現在的溫州一中(即當時省立十中)還珍藏著當年蘇步青的一本幾何練習簿,都是用毛筆書寫的,字跡清楚,工工整整。還有一次,蘇步青運用二十種不同的方法證明了一條幾何定理。洪校長得知後,立即把蘇步青叫到辦公室,一邊拍著他的肩膀一邊笑著說:“你要好好學習啊,將來有機會一定送你出國留學。”中學畢業時,蘇步青平均成績在90分以上,而此時的洪校長已調到北京教育部任職,但他仍然很關心蘇步青的學習,曾寄過來200元資助蘇步青留學。蘇步青剛滿17歲時,就在中學校長洪先生的資助下,到日本留學。開始時,他曾經過一個月的日語補習,但一種語言不是短時間能夠學通的。到了日本後,蘇步青每天隻能吃兩餐飯,學習很忙,便更沒有錢也沒有精力請日語老師了,於是他就拜房東大娘為師學習日語。最後他用流利的日語回答了主考官所提的問題,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日本名牌學校——東京高等工業學校電機係,開始了留學生涯。1923年9月1日,東京發生了大地震,蘇步青從災難中逃生,但是衣物、書籍、筆記盡付一炬。第二年3月,蘇步青在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畢業以後,隨即報考了日本的名牌大學——東北帝國大學理學院數學係,並以兩門功課均滿分的成績,名列考生第一,被東北帝國大學數學係錄取,成為此校最出色的中國留學生,師從著名幾何學家窪田忠彥教授。1927年,大學畢業後,他開始自謀生計,在課餘時間賣報、送牛奶、當雜誌校對和家庭老師等,並將所掙得的錢作為學費,免試升入該校研究生院做研究生。在這裏蘇步青經過三年的刻苦努力,寫出了第一篇數學論文——《關於費開特的一個定理的注記》,並發表在日本學士院紀要上。因為在蘇步青以前,學生的論文從沒有在這種刊物上發表過,況且此文的作者又是一位年輕的中國學生,因而當時在日本的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1931年1月,蘇步青把自己以前曾獲得的研究成果,寫成200多頁的論文,申請博士學位,提交學術委員會評審。1931年3月,他以優異的成績榮獲了該校理學專業的博士學位,成為繼陳建功之後獲得本學位的第二人。後來蘇步青於1928年至1948年間,撰寫了仿射微分幾何和射影微分幾何等方麵的研究論文約41篇,並陸續發表於日本、英國、美國、意大利的數學刊物上,同時也引起了全世界數學界的注意,國際數學界稱蘇步青是“東方國度上升起的燦爛的數學明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蘇步青還寫了約30多篇論文,並在微分幾何等方麵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在獲得博士學位以後,他沒有被國外優越的物質生活所誘惑,而是毅然決定回國,回到撫育他成長的祖國發展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