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黨院辦浙江寧波315100)
摘要“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價值的根本途徑,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強針對性、實效性的根本保證;落實“三貼近”要求既要講適應又要講引導。
關鍵詞“三貼近”思想政治工作
一
“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曆史經驗,是思想政治工作所應遵循的一個基本方針,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強針對性、實效性的根本保證。
“三貼近”有著最豐富而深刻的含義:(1)貼近實際,就是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回答和解決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務,從實際出發部署工作、按實際需要推進工作、以實際效果檢驗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體實在、紮實深入。(2)貼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觀現實、把握社會主流、解決具體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務生活、引導生活,關注樸素平凡的生活細節、聚焦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從現實生活中挖掘生動事例、汲取新鮮營養,展示未來生活的美好前景,激勵人民群眾同心協力、奮發圖強,使思想政治工作入情入理、充滿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氣息。(3)貼近群眾,把握群眾脈博,更好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讚成不讚成、答應不答應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聯係群眾身邊的事例、多反映群眾的切身感受、多運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可親可信、深入人心。
“三貼近”是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要求,是思想政治工作實現自身價值的根本途徑:(1)堅持貼近實際是思想政治工作價值實現的客觀前提:在“四個多樣化”的環境中,社會環境這個最大的實際決定著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方式;要貼近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思想實際,必須從他們所思、所想、所盼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著手,做好引導、教育、轉化工作,注重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多用疏導方法、群眾參與的方法、發揚民主的方法,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2)堅持貼近群眾是思想政治工作價值實現的物質載體:思想政治工作價值是通過教育對象思想認識的提高、行為的改善等來體現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隻有心裏裝著群眾,才能深入群眾的實際和生活、與群眾同甘共苦、掌握群眾的全麵情況,把話說到群眾的心頭上、把事做到群眾的心坎上。(3)堅持貼近生活是思想政治工作價值實現的不竭源泉: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價值,必須緊密結合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實踐,以現實生活中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為教材,來實打實地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貫徹落實“三貼近”原則,需要端正思想方法,堅持兩點論、克服片麵性:(1)貼近實際,既要立足實際又要影響實際。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緊追時代,服從服務於大局,積極配合中心工作,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這裏需要強調的還是“真”和“實”,需要反對的是“假”與“空”——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的“假”與“空”和背離實際、背離時代、背離大局的“假”與“空”,後者更值得我們注意。(2)貼近生活,既要反映生活又要引領生活。貼近生活不能隻是簡單地複述生活,而應當在能動地反映生活、引領生活上有所作為,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抓住生活本質、解決生活難題、豐富生活內容,而不是停留在社會表象和簡單的說教。(3)貼近群眾,既要服務群眾又要引導群眾。貼近群眾必須虛事實做、虛實結合,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轉化為對群眾切身利益的關心,但這絕不是意味著意識形態上的遷就和放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既當好“服務員”又當好“指導員”,不做“蠢人”也不做“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