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需要正確(2)(1 / 2)

無疑《綱要》涉及的範圍更廣泛,時間跨度更長、內容更豐富。與《概論》課不同,《綱要》課不是要去展開地論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體係,而是要用事實去闡明中國近現代的基本問題和相關的理論觀點,做到於敘事中寓論。《綱要》與《概論》的敘事進行是各有特點的,《毛概》是理論的充分闡述,而《綱要》則是曆史的敘述,史論結合,寓論於史,即“綱要”課的闡述與結論是建立在曆史的闡述與事實的基礎上的,是豐富深動的曆史事實與邏輯的統一,是依照曆史學的邏輯方法來達到政治教育的目的的,否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就失去了它的學術依托。

從神話角度看中西方思維方式之差異

王磊韓麗

(浙江工業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杭州310014)

摘要遠古神話對於民族文化精神的影響是由古及今、廣泛而深刻的。對於遠古神話的理解有利於探究民族文化的精神淵源及其發展軌跡。本文從中國和古希臘神話的比較中,探究導致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的原因。

關鍵詞神話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

神話是在人們幻想中經過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式。遠古的人們在生產、鬥爭中,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產生幻想,產生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不同的思維傳統與方法對人所產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因此,對於遠古神話的理解有利於探究民族文化的精神淵源及其發展軌跡。

當今,中西方的思維形式和思維方式有相當普遍和明顯的反差,東方擅長於藝術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等,西方則長於理性思維、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可以說,這些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後來中西方科學技術發展的巨大差異。本文試從神話的角度,探究導致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的原因。

西方文化毫無疑問是以昌盛的古希臘科學文化為特征的,因為在西方文化研究中,唯有古希臘的科學文化顯示出了世界性、普遍性的特征和強大的生命力。盡管古希臘科學文明從公元前7世紀開始,經曆了一個發展的高峰後,在中世紀沉寂近千年,但是,當意大利在文藝複興運動中重拾古希臘科學精神後,西方的自然科學伴隨著近代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顯示出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遠古神話對於民族文化精神的影響是由古及今、廣泛而深刻的。不僅整個古希臘羅馬文學為深厚的神話所滋育,而且,古希臘哲學的發展也同樣始於對神話的理性再思和思維方式的批判。可以說,西方文化思想的基本觀念以及所體現出的理論思維模式皆發源於這一神話係統。因此,對中西方神話進行比較,就是對中國和古希臘神話的比較。

大凡神話中總是說神創造了人,無論是在中國神話中還是古希臘神話,人均是神用泥土塑成的。但神按什麼標準造人,怎樣造人,以及造出怎樣的人,卻並不相同。從各民族神話中神創造人的目的、方式、過程的不同中,又可以追尋、探訪到民族文化精神的不同。

在中國神話裏,“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高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人也”。女媧照什麼樣子造人,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不是按照女媧自己的樣子來造人,因為女蝸自己是“人首蛇身”。既然受人頂禮膜拜的女媧還保留著動物的形貌,那麼,由女媧創造的人類,其地位就不可能高於女神自己,也不可能高於其他的動物和生物。同時,女媧造人,靈肉一體,並不分離,這就為人類同大自然平等相處、和諧發展提供了神話的依據,因此,在中國神話中我們看到的常常是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它也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提供了某種依據,這一辨證思維方式在以後便成了中國文化精神的主要內容。

在希臘神話裏,“一個先覺者普羅米修斯,降落在大地上。他撮起一些泥土,用河水使它濕潤,這樣那樣地捏塑著,使它成為神氏——世界之支配者的形象。為了給予泥土構成的人以生命,他從各種動物的心攝取善和惡,將它們封閉在人的胸腔裏。在神氏中他有一個朋友,即智慧的女神雅典娜;她驚異於這提坦之子的創造物,因把靈魂和神聖的狐疑吹送給這僅僅有著半生命的生物”。天地初創,大地上充斥著動物,但還沒有靈魂可以支配周圍世界的生物,於是神是按照自己的樣子或形象造出了人,而且,神是先造人之肉身,然後再將靈魂或生氣送入人體。僅有肉身之人還隻能算是半生命的生物,有了靈魂和生氣的肉體,才是有靈的活人。這樣,人便成了這個世界的支配者,而世界成了被人支配的對象。人與世界、人與自然的關係由此分離、對立,成為管理與被管理、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