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黨支部如何構建堅強的戰鬥堡壘
盧俊
(浙江工業大學幼兒園杭州310014)
摘要讓支部成為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這是每一位黨員最為熟悉的一句話。何謂堡壘呢?堡壘是戰爭中用於防禦和抵抗進攻的特殊建築,它難以被敵方攻破,又可以據此抗敵,因此人們常常把銅牆鐵壁和戰鬥堡壘連用。那麼我們今天的支部,真的個個都已成為戰鬥堡壘了嗎?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堡壘呢?
本文從基礎、材料、結構三方麵來探討如何建造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並且對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中支部書記的自身修養發表了獨特的見解。
關鍵詞黨支部建造戰鬥堡壘
曆史和現實的經驗一次次證明:幹部好,黨員好,可以暖一片人心,調動一批人的積極性,推動一個組織的發展;幹部不帶頭,黨員不過硬,必然寒一片人心,挫傷一批人的積極性,影響一個組織的發展。因此,如何教育好黨員幹部,建造堅強的戰鬥堡壘,是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認為,要讓支部成為一個戰鬥堡壘,必須從以下三方麵入手。
1.基礎要深
堡壘建造的第一步就是打基礎,基礎一定要既深又穩,有句話這樣說:根正才會苗紅,基深才能葉茂。這說明根基深刻是非常重要的。支部堡壘的基礎就是群眾,黨支部的群眾基礎一定要深,黨員要深入到群眾中去,和群眾打成一片,才能有自己一方天地。支部的黨員如果和群眾的距離很遠,與群眾想不到一塊,那麼不要說建造戰鬥堡壘,恐怕舉步也將維艱。
黨支部要發動黨員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把群眾的喜笑悲歡當成自己的情感,對群眾的疾苦感同身受。在群眾中黨員就是最普通的一員,要讓群眾信任自己就像對待一位知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黨員就應該顯出本色,衝在前頭,為群眾排憂解難。
在我們支部,每位黨員都有自己固定和不固定的談心對象,還有與退休教師“一對一”結伴同行的“愛心工程”,這些活動讓群眾在平凡中感受到黨組織的存在。隻要群眾有困難,黨員就義不容辭來幫忙。去年大年初一,幼兒園有位教師突發急病需要住院,一時找不到好的醫生。支部書記雖遠在外地,但立即趕回杭州為教師安排了醫院和醫生。雖說隻是一件小事,但給群眾留下的好印象卻是久遠的。這位教師上班後,工作全力以赴,勤勤懇懇,對領導說:不管什麼任務,隻要用得上自己,再苦再累也一定全力做好。
群眾的積極性和信賴感就是在我們黨員每一次無償的付出後產生的。人是互相感化的動物,隻有黨員首先不求索取的付出,才會換來群眾對工作的付出。
紮下去,固住根,這就是堡壘建設的第一步。
2.材料要堅
基礎挖深了,如果材料不堅,或者不是真材實料,那麼這個“堡壘”就將不堪一擊。因此選好才,用好人,是建造堡壘的又一個關鍵。選好才,意味著我們在培養發展對象時,一定要選擇各方麵發展全麵的積極分子。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認為要選好才,首先要識才。從根本上說,識才要堅持德才兼備原則,要選擇對黨的信念堅定如一的人才。絕不能憑個人好惡來決定發展對象,要堅持群眾公認、實踐考驗的原則,做到絕大多數群眾不認可的絕不能發展入黨。在選擇發展對象上,始終要堅持把堅實的群眾基礎放在重要的位置。選好才固然關鍵,但育才更為重要。因為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才的成長、成熟、成功,是一個艱苦漫長的過程,因此黨支部要積極為黨員成長創造條件。培養人才要舍得花本錢,積極創造機會送他們外出學習、培訓,要敢於給黨員壓擔子,使黨員盡快地成長,更好地擔當重任。在我們支部,通過幾年來有計劃的培養,現在每一位黨員都成了幼兒園的亮點:有的成了教學助理,可以負責日常教學管理;有的是學科帶頭人,可以指導學科的教學;有的成了青年組的黨代表,指導青年教師的成長……她們是幼兒園的頂梁柱,堅定地撐起了幼兒園的大片天空。
3.結構要科學
基礎深了,材料好了,如果構造不科學,不合理,堡壘依然不會堅固。因此還必須注重科學地安排好支部的黨員,把他們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去工作,支部才能發揮出堡壘的作用。
黨支部要根據黨員的自身素質來安排合適的工作,也就是說要為每個人找到最合適的崗位,實現黨員與崗位的最佳組合,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在具體安排崗位時,一定要考慮才位相適,要防止“削足適履”,有的黨員放在甲地是一棵樹,放在乙地卻變成了一株草,因此隻有用其所學,用其所長,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