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的學生黨員公開答辯製度為例
陳衝李鴻浩胡利勇
(浙江工業大學杭州310014)
摘要高校黨建工作關係到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全局。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黨建工作麵對越來越多的現實問題,必須與時俱進,自我創新,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本文以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實行發展學生黨員答辯製為例子,探索學生黨員公開答辯製對高校黨建的重要意義,分析答辯機製嚐試的效果和亟待改進的問題,尋找黨建工作創新的新路子,並且提出一係列完善答辯製的措施及相應意義。
關鍵詞高校黨建、學生黨員、公開答辯機製
1.高校黨建問題以及工作方式革新的重要性
高校黨建曆來是我黨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中的黨建成效如何,直接關係到我黨年輕後備力量的輸送,關係到黨的前途命運和未來發展。
高校大學生以其風華正茂的年齡和較為高級的知識構成,不僅擔負起黨的未來,而且也將肩負起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的社會物質文明有了顯著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積極的改善,國民經濟也處在持續穩定的增長中,但是改革開放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因素,這些負麵效應也侵襲了一部分在校大學生,如:大學生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的價值觀傾向;自私自利,個人主義嚴重,社會責任、集體主義意識淡薄;思想消極萎靡乃至頹廢,不思進取;大學生犯罪的現象雖然屬於極個別,人數不多但卻在逐年增長,形勢不容樂觀。
在學生黨員(包括預備黨員)中也較為普遍地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理論水平低下,有些甚至對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知之甚少;入黨前後行為舉止發生根本性轉變,個別黨員以為自己成為正式黨員以後便可以“高枕無憂”了,不但學習放鬆,而且思想行為也與普通群眾無異,絲毫不見先進性,沒有發揮黨員應有的模範作用。而在各大高校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跟不上數量的不良現象。目前,有些黨的基層組織考察對象的人數遠遠超出正式黨員、預備黨員的人數,考察工作難度加大。有些學生黨支部片麵性地把黨員發展的數量作為衡量支部工作成績的唯一標準,而忽略了最為根本的黨員質量。更有甚者,個別黨支部中出現這樣的提法:“可發展可不發展的,要發展;遲早要發展的,早發展,有缺點留在黨內來解決。”這種絕對錯誤的想法和思路,直接導致學生黨員的質量下滑,間接影響我黨黨員整體素質和我黨的先進性。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但影響到大學生自身的成才、影響到他們的個人前途,而且更影響到他們是否能成為一名合格黨員,關係到他們是否能夠支撐起黨和國家的事業以及民族的未來。江澤民同誌指出:“黨的建設同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地方還相當不少,黨內在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存在的不符合甚至違背黨的先進性和人民利益的問題也相當不少,在加強黨的建設方麵我們需要研究的新情況、解決的新問題也相當不少。”
當前,如何切實有效地加強預備黨員的教育與管理,如何建立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長效機製,是高校黨務工作者普遍關心的重要課題。
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黨的“十六”大報告向全黨明確提出的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好大學生入黨前的教育工作,是做好發展黨員工作、保證新黨員質量,從而保持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環節。
同時,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原理,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因此,當傳統的黨建工作在某些方麵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們就有必要對現有的工作方式加以改革和創新,使之適應這個時代發展的需要。
針對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中容易出現的鬆懈現象,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黨組織進行了深入調研和思考,著力從製度層麵來考核原有黨員發展、考核與監督辦法中存在的不足,確立了以預備黨員轉正為契機,試行公開答辯製的基本思路,期望以此目標化管理為導向和機製,來更好地引導和監督黨員在各階段的表現,提高黨員質量,進而探索出一條具備長效機製的高校黨建新途徑。
2.公開答辯機製在黨員發展中的嚐試性應用及具體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