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高校學生幹部隊伍建設簡析(1 / 2)

何星舟酈佳

(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杭州310014)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兼有學生與管理者雙重身份的學生幹部愈來愈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本文從高校學生幹部隊伍的作用、問題著手,簡單分析了目前高校學生幹部隊伍建設現狀,並提出了一些改進方法。

關鍵字高等學校學生幹部隊伍建設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學生人數的急劇增長、辦學層次的快速提升和師資不足、政工幹部缺乏、高校後勤社會化、學分製的推行等,導致學生管理呈現出新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幹部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生幹部隊伍建設,發揮學生幹部的作用,推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1.高校學生幹部隊伍的作用

高校學生幹部,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較高的基本素質,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對自己要求嚴格,在各級(類)學生組織中擔任職務並履行一定的管理和組織職能的學生。高校擁有一支幹練、高效的學生幹部隊伍,把學校的學生領袖、學生精英聚集起來,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有力補充,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1.1模範帶頭作用

高校學生幹部,作為高校學生中的精英,在學生中擁有相當的知名度、號召力,其影響甚至是一些政工教師所無法企及的。他們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個人魅力,吸引和帶動著周圍的同學。學生自己周圍的榜樣最具有說服力。因此,學生幹部在運用自己的能力為學生服務的同時,能帶動周邊的同學積極上進,客觀地起到引導教育作用。

1.2信息紐帶作用

聯係學生和老師,傳遞信息,做好溝通。目前高校中出現的很多問題,沒有及時解決甚至激化,主要在於校方和學生的相互了解不足。應該相信大多數學生是懂事理的,是能夠理解在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社會大背景下,學校的軟硬設施的完善和學生迫切的需求存在著矛盾。學生幹部要將了解到的周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反饋給老師,並將學校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及時傳達給學生。

1.3落實轉化作用

目前高校中,學生人數普遍較多,而政治工作人員的力量相對薄弱,遠遠達不到教育部規定的“不低於1∶200的比例配備專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要求。如何在校園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如何把上級交派的任務落實,僅僅依靠輔導員是不夠的。讓學生幹部參與到校園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中,不僅僅緩解了上述壓力,而且能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結合他們了解到的學生的需要,對活動進行創新,辦出既有引導教育作用又受學生普遍歡迎的活動。

2.目前高校學生幹部隊伍建設中的存在的問題

2.1工作能力強,學習能力弱

由於工作能力突出,學生幹部在學生中具有相當的號召力,成為學生領袖。但又由於工作的影響導致相當部分學生幹部成績不過關,或者偏科現象嚴重,甚至個別無法正常畢業。這一方麵導致學生幹部個人工作積極性的發揮;另一方麵可能會導致輻射擴散作用,給普通同學帶來負麵效應。長期下去會大大降低學生幹部在學生中的威信,不利於各項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

2.2個人能力強,協作能力弱

作為學生中的領袖,學生幹部是學生中的佼佼者,在某一方麵有超乎一般同學的能力或特長。這種能力或特長在競選學生幹部時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優越感太強卻成為學生幹部的一個弊病。自認為自己能力很強,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願意聽取別人的想法;在執行活動時,喜歡單槍匹馬,團隊協作能力弱,往往造成一個學生組織在年初時朝氣蓬勃,到年末卻是死氣沉沉。

2.3組織能力強,表達能力弱

高校的學生幹部,尤其是理工科學生,雖然對活動的組織能力很強,但是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主要表現在活動創意階段,有好的想法但不能很好地表達,導致別人不能領會,活動設想最終無法投入到實踐。而在活動進行中,由於不能很好的表達清楚活動內容,以致引起一定的誤會,甚至導致活動失敗。另外在一些公眾場合,需要代表組織或學校講話時,往往過於緊張,表達不力。

2.4功利心強,服務心弱

人總是有趨利性的,在從事一項工作前,總是需要考慮做這件事的後果是什麼,付出和收獲是否是合算的。而我們現在的部分學生幹部,對自己關注、考慮太多,總是思考老師會不會承認自己的工作,評先進、獎學金時是不是會處於有利地位,能不能升任、連任等,而在某種程度上忘記了自己是學生幹部,是為廣大學生服務的。

2.5師生關係好,同學關係差

學生幹部由於把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與老師的交流上,致使與普通同學,甚至同班同學的接觸相對較少。這樣導致的一個後果就是,同學關係較差,在涉及評獎、入黨投票時,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