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蘭俞路曦
(浙江工業大學工會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杭州310014)
摘要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新時期高校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在全麵分析當前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問題的現狀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必須堅持開展外在教育與倡導內在修養的有機結合、運用激勵手段與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的相互滲透、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製訂科學道德規範的和諧一致、增強感情投入和提高物質生活待遇的辯證統一。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現狀分析培育
教師隊伍的優劣強弱,是決定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是黨對高等教育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高等學校自身的曆史使命,我們甚至可以說,贏得了青年教師,也就贏得了21世紀的高等教育。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尤其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的建設起著決定性作用。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加強和改進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是當前高校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1.新時期師德建設的新內涵
師德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承擔著最神聖的勞動。教師的勞動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她使人類智慧和文明世代繼承,影響和塑造著青年一代的綜合素質,因此師德是最崇高的職業道德。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家長,教師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師德是一個綜合範疇,是由認識、情感、意誌、行為、信念等方麵構成。師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不同的階級、社會,不同的曆史時期,賦予師德不同的內容。師德的最高表現是教師高品位的精神境界,體現了社會關係層麵上的最高要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我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師德主要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一是敬業與樂業。即熱愛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自覺履行自己的職責;二是愛生與奉獻。關心和熱愛每個學生,無私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三是競爭與合作。教師之間要團結協作,互相促進;四是為人師表與言傳身教。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努力去做怎樣的人,這就是教師對學生最基本、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也是教師道德的最主要特征;五是育人與自育。即誨人不倦,學而不厭。
2.高校青年教師的群體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校工作的重要任務。由於曆史的原因和近幾年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使高校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的比重不斷提高。青年教師正在逐漸承擔起高校教學、科研和管理的重任,他們是跨入新世紀教師隊伍的主體。因此,改進和加強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廣大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課題。
2.1青年教師的年齡層次有利於與學生溝通和理解
大學生和青年教師基本處在統一生理發展時期,因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有著許多共同點。一般來說,大學生對青年業務教師不太有逆反心理,通過交往,他們可以把青年教師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感情上比較融洽,這就給教學雙方帶來更多的溝通和理解。他們全心全意的教育態度和一些學術觀點較易為學生所接受。青年教師如果能在教書育人上下工夫,將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2.2青年教師對現代科學知識信息較易接受,學術思想比較活躍,有利於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
青年教師又比較多地擔負著教學輔導工作,而輔導課的氣氛相對較為活躍。他們利用這一時機,補充介紹一些書本外的有關知識和信息,往往受到大學生的歡迎。
2.3青年教師擔負著較多的生產實習、課程設計方麵的教學任務,有利於更廣泛更具體地接觸和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