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之江學院經貿管理分院為例
李彩華李鴿翎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杭州310024)
摘要隨著經濟體製的變革和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畢業生就業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果的最重要標準之一。畢業生的順利就業關係到廣大學生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更關係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高等院校應該轉變“以就業指導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為就業工作主抓部門”的工作理念,像企業重視產品銷售一樣重視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構建全員指導的就業服務體係,形成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和工作機製。
關鍵詞高校就業全員參與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的好壞,不但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個人發展,也影響學校的招生規模和專業設置,關係到高校的生存和發展、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然而,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已經不再是“精英教育”時期那樣階段性、局部性、簡單性的工作,而是新時期高校的一項長期性、全員性、複雜性工作。麵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如何有效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使每一位畢業生在激烈的競爭中順利走上就業崗位,是擺在高等教育者麵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筆者認為,隻有根據高校的培養目標和大學生的職業定位,有針對性地開展係統的就業指導工作,牢固樹立全員參與的就業指導服務理念,才能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有效地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
目前,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對畢業生就業工作還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即認為“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僅僅是就業指導部門的事、學生工作部門的事”,由此造成參與就業指導的人數較少,就業指導方麵“上大課”、“開大會”的形式較多,對不同個體學生的感情投入少、有針對性的指導少,最終導致畢業生整體簽約率不容樂觀。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畢業生是高校教學線和管理線老師一起加工製造出來的“產品”,勢必也應該由教學線和管理線的老師共同承擔起“推銷”的責任。進一步說,高校的專業教師和學科負責人、畢業設計導師們作為教學第一線的工作者,他們比管理線的老師更了解自己的“產品”質量的內涵,更知道自己的“產品”在何種領域暢銷,也有更多的“產品”推銷渠道和途徑。筆者認為,就業工作涉及麵廣,工作複雜,單憑一個機構和個別領導是很難做好的,需要充分調動各層麵的積極性來共同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全員參與、重心下移,是順利完成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保證。
筆者所在的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經貿管理分院,在2007屆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全麵啟動了“全員參與就業”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方案,效果非常喜人:經貿管理分院教學線、管理線共60名老師均積極投入“畢業生職業發展導師”這一工作中去,截至2007年6月初,經貿管理分院在畢業生人數比去年增長49人的基礎上,就業率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0個百分點,在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各分院中名列前茅。作為“全員參與就業”工作的親身經曆者之一,筆者想針對全員參與就業工作談一點粗淺的體會。
1.領導重視是開展全員參與就業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學生就業工作是一個係統工程,涉及麵廣,工作難度大,需要上下協調,密切配合,花大力氣抓好落實,而領導重視則是“重中之重”。之江學院經貿管理分院領導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按照學院提出的“報考到之江,成才在之江,用人找之江”的辦學理念,把學生就業推薦工作當作重要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具體表現在兩方麵: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組成就業指導小組,成員由分院院長、負責學生工作的黨總支副書記、專業教研室主任、輔導員、班主任組成,分工明確、責任具體,利用一切機會充分調動教師投入就業工作的積極性和學生簽約的積極性,利用各種與外界聯係、交流的機會聯係就業推薦工作。二是提高認識。在分院就業指導小組的大力宣傳下,全體教職工在認識上形成了共識:以學生為主就是以學生的知識學習、職業理念、就業觀念、專業技能培養,以及與人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以學生為主就是要千方百計地為學生的前途著想。隻有讓學生在經過刻苦的四年學習後找到合適的工作才能達到此要求。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就應圍繞這一目的進行。
2.建立長效機製是做好全參與就業工作的保障
經貿管理分院教學線和管理線所有老師都擔任畢業生職業發展導師,分院還建立了一係列長效機製,做到就業工作人人有份,通過重心下移,營造了就業工作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2.1製定切實可行的就業政策
分院充分利用全體教師大會、教研室主任會議、黨支部書記會議、班主任會議等機會,號召全院教職工把推薦畢業生當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並建立了《就業工作目標分解和量化考核辦法》,實施就業工作目標責任製,從院領導、教研室主任到全體教職工,把就業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一個人、每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