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發揮支部堡壘作用,推進和諧校園建設(1 / 2)

洪惠良

(浙江工業大學容大後勤集團杭州310014)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黨把構建和諧社會作為目前的一項重大任務,構建和諧校園也成了當前高校的新任務。基層黨支部自身建設的成果、戰鬥堡壘作用的發揮、教職工思想工作的開展、民主管理的促進都能有效地推進和諧校園的構建。

關鍵詞高校和諧社會和諧校園支部建設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更加明確地由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變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基於此,我們黨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的全局出發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戰略舉措,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黨團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特別是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它是黨工作的基礎,也是和諧社會構建的基礎。作為高校餐飲部門黨支部,在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進程中,在麵對不斷增長的用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師生的物質及心理需求變化、學校發展環境變化等帶來的壓力下,需要拿出有效的措施來加強自身的建設,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為高校餐飲工作的正常開展保駕護航,從而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筆者就本支部在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開展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進行了分析歸納,與廣大黨務工作者和後勤同仁共同探討。

一、切實加強黨支部的自身建設,做好黨員的學習和再教育

支部的建設是一個永恒的不斷發展的過程,其關鍵還是保持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並以此來帶動群眾的思想工作,促進整個部門、社會的安定團結。麵對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我們所麵臨的情況也是不斷變化的,黨員的年齡結構、知識水平、分布範圍以及社會環境都會影響支部的建設;高校餐飲部門的員工大多數不是學校的正式職工,流動比較頻繁,這也造成了支部黨員的組成以學校事業編製職工為主,占員工的比例較低,而且年齡結構偏大,知識水平偏低,在各個食堂間分布不均勻。這要求我們在黨員的發展上,重點采取以下幾個措施:首先要遵循“寧缺勿濫”的原則,嚴格地按照規範的流程操作,聯係人必需按照要求做好培養對象的各項工作,切忌流於形式、為完成任務而開展工作;其次,支部應該發揮團組織培養接班人的作用,並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調查了解部門其他員工對培養對象的看法,了解他的優、缺點以便做出係統的評價和指明今後努力改進的方向;再次,需要我們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上投入更大的精力,要善於發掘在一線默默無聞、勤奮工作的員工,打破身份的限製,吸收一批優秀的非事業編製的職工,改善黨員的組成結構和知識水平;最後,我們還需要統籌考慮黨員的分布情況,要消滅黨員分布的盲點,便於支部將思想政治工作與日常的生產經營工作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帶頭模範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

支部建設的另一個方麵就是黨員的學習和再教育,入黨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追求、一種信仰。支部必須充分認識到我們黨要緊跟時代潮流,按照先進性要求建設黨,始終做到“三個代表”,因此必須加強學習,善於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政黨,全麵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理論素養、知識水平、業務本領和領導能力。麵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黨員的管理上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要提高認識,使黨員認識學習的重要性,讓全體黨員樹立“人人學習、事事學習、時時學習,”和“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的理念;

2.是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做到政治信念堅定,嚴守政治紀律,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

3.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講解方式、直觀的圖片展覽、生動事跡的參觀並結合一定的文字資料,讓不同層次、年齡、知識水平的員工都能夠理解;

4.嚴格組織生活,定期開展活動,特別是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解決黨員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困難、誘惑和其他不良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思想懈怠、自我約束能力下降、意誌不堅定等現象,要通過民主生活會等形式,加強黨員的黨性教育,避免脫離隊伍的情況出現,並以三個代表為基準,永遠保持先進性;

5.要打造黨員的創新力、凝聚力、戰鬥力,樹立協作觀念、大局觀念,強化團隊意識、服務意識,樹立支部良好的形象和作風。

支部自身建設,還應該規範黨員的管理,籠統地以模範帶頭作用來規範黨員的行為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們需要一套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行之有效的標準或考核辦法來約束我們的黨員,並結合群眾監督、民主評議對我們的黨員進行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