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構建和諧高校餐飲之初探(1 / 2)

王偉躍

(浙江工業大學容大後勤集團杭州310014)

摘要高等學校作為一個國家文化傳播和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人才培養的基地,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校餐飲工作直接與每位師生的直接利益相關,它的穩定、和諧是校園的穩定、和諧的一個保障。

關鍵詞高校餐飲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管理和諧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這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傳承和弘揚。高等學校作為一個國家文化傳播和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人才培養的基地,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構建和諧校園是一個不斷改進和發展的持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師生個體本身、師生之間關係、教學管理、校園環境、後勤保障等各個方麵,是一個係統的工程。筆者作為一名高校餐飲管理者,在日常的經營管理和構建和諧校園的實踐中,總結出了以下幾個方麵的經驗,以供大家探討:

1.切實貫徹落實食品衛生、安全生產責任製,確保校園的安全和諧

作為餐飲保障部門,食品衛生、安全生產是我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把一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每次部門經理例會都對安全操作、食品衛生進行強調,要求部門時刻關注各關鍵控製點,將安全衛生層層落實,責任到人。同時,中心還結合三級監控巡查,按照ISO 9000質量管理體係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係的要求,對各食堂重點部位的安全、衛生情況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當場予以指出,並編寫每周監控巡查信息,下發到各個部門,要求部門對照進行整改作為後期跟蹤檢查的依據。

在給各個部門下達經濟管理責任目標時,食品衛生和安全生產事故作為一票否決事項,納入對部門及部門經理的考核,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基層的部門。在日常管理上強化了以下措施的落實:

1.原材料的農藥殘留測試及留樣製度,蔬菜的浸泡時間規範及記錄製度。

2.成品的48小時留樣製度,剩菜剩飯的規範處理及登記製度。

3.專人負責食品接觸麵、冷菜間、餐具的消毒及登記製度。

4.煙道等安全隱患部位的定期清洗,杜絕事故發生。

5.專人負責柴油灶的加油操作,並組建部門義務消防隊伍,定期進行訓練。

6.結合“5S”現場管理體係的推行,做到設備定人,責任到人。

以上這些措施的強化,加上HACCP和ISO9000體係對一些關鍵點的控製,確保了朝暉飲食服務部一年多來無安全生產和食品衛生事故的發生,保證了餐飲保障工作有序、健康的開展,有力的配合了學校“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確保了學校的安全和諧。

2.完善製度,規範管理,積極發揮黨團工會的作用,創造管理和諧

和諧管理就是讓員工在健康的集體輿論和和諧舒暢的心理氣氛中,通過各種各樣的交流形式,創設一個友善、民主、平等、互相理解的團隊,發揮每一個人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員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改進的能力。

要創造管理和諧,首先必須加強民主作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團支部、工會、職代會的職能,逐步實現司務公開、工作思路和發展規劃透明等民主製度,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發揮集體的監督職能;運用各種方式搭建與員工、師生互相溝通與交流的平台,通過座談會、意見征詢會等形式聽取員工、師生對餐飲工作的意見,形成民主和諧的集體氛圍。其次,要實行人性化管理,關心與職工切身相關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好的工作和健康的生活環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始終貫徹“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理念,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最後還要實行規範化管理,完善並切實運用一套完整的規章製度和規範的管理辦法,做到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擺脫“人治”管理轉向“製度”管理。

3.多層次、多特色服務,重視與師生的溝通,促進餐飲供需和諧

學校的師生是我們主要的服務對象,做好他們的後勤保障工作是餐飲服務的工作重點;現在的大學生心理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個人意識較強,集體意識較淡泊;(2)自我判斷能力較差;(3)維權意識較重,法理意識薄弱;(4)消費意思強,義務意識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