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英才輩出:影響世界的普大人(3)(2 / 3)

美聯儲曆史研究者Roger Lowenstein在其著作中專門討論了缺乏銀行實際經驗的危險。他認為,在危機前,伯南克顯然因為沒有銀行家的經曆而吃了不少虧。“伯南克從來沒有發行過債券,沒有評估過資產負債表,可能認為它在宏觀上沒有太大意義。和格林斯潘一樣,他相信市場會給按揭證券合理定價,所以為什麼要花時間分析資產負債表呢?但是他錯了。”

不過,經濟學教授的深厚功底在危機中充分展現了出來。Lowenstein說,“危機後,伯南克作為一個貨幣經濟學家變得十分有用和有益。我懷疑那些銀行家都做不到伯南克這麼好。”

伯南克所施行的量化寬鬆挽救了華爾街,挽救了美國經濟,盡管付出了一定代價,但幫助美國經濟避免了更大的災難。2008年伯南克在反對聲中一路降息,伯南克在2008年9月16日的會議上表示:“我認為我們的降息政策是非常好的。今年早些時候,我們采取了快速行動,這是妥當的,雖然當時此舉存在非常明顯的爭議和不確定性。”

2008年年底,美聯儲宣布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並設計方案來支持貨幣市場基金、商業票據市場和個別銀行如花旗。伯南克表示:“我們處在曆史性時刻。金融危機非常嚴重,對於貨幣政策,當前我們需要從傳統的利率目標轉移到新的方法上。”伯南克的觀點遭到了同事們的質疑,但他堅定地反駁回去,這不同於他以往溫和的學者風格,可以說金融危機期間他本人風格發生了轉變。

伯南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7年,曾擔任經濟學係主任。

伯南克2002年被美國總統小布什任命為美聯儲理事。2005年6月,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10月被任命為下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接替格林斯潘。2009年,因為在帶領美國度過大蕭條以來最惡劣的經濟危機中的突出表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風雲人物”。

7.8 數學大師馮·諾依曼的創新路

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最新提出程序存儲的思想,並成功將其運用在計算機的設計之中,根據這一原理製造的計算機被稱為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世界上第一台馮·諾依曼式計算機是1949年研製的EDVAC,由於他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突出貢獻,因此馮·諾依曼又被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

1944年,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計算機基本結構和工作方式的設想,為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時至今日,盡管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飛速發展,但計算機本身的體係結構並沒有明顯的突破,當今的計算機仍屬於馮·諾依曼架構。

說到計算機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到美籍科學家馮·諾依曼。從20世紀初,物理學和電子學科學家們就在爭論製造可以進行數值計算的機器應該采用什麼樣的結構。人們被十進製這個人類習慣的計數方法所困擾。所以,那時以研製模擬計算機的呼聲更為響亮和有力。20世紀30年代中期,馮·諾依曼大膽提出,拋棄十進製,采用二進製作為數字計算機的數製基礎。同時,他還說預先編製計算程序,然後由計算機來按照人們事前製定的計算順序來執行數值計算工作。

馮·諾依曼理論的要點是:數字計算機的數製采用二進製;計算機應該按照程序順序執行。

人們把馮·諾依曼的這個理論稱為馮·諾依曼體係結構。從EDVAC到當前最先進的計算機都采用的是馮·諾依曼體係結構。

馮·諾依曼是計算機的開山鼻祖,筆者也學過他的關於算子代數的定理,但是對於馮·諾依曼的原話沒看過,也不知道馮·諾依曼是如此的輝煌。總體來看,馮·諾依曼是個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在集合論公理體係的建立、算子環(也稱馮·諾依曼代數)和量子力學的嚴格化等方麵有開創性的研究,而且在計算機體係結構方麵具有絕對的開創性,開辟了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序幕最有意思的是,他還對經濟學理論有了突破性的貢獻,他的博弈論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更是令人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