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證明,他對蘇聯的了解遠遠超過對華盛頓的了解。他熟知蘇聯,“那是一個沒有高速公路網,卻能憑借原始粗糙的鐵路網,而很快成為工業強國的國家”,它的統治者在管理的經驗和技巧方麵史無前例,它支配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的精力和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的資源。但他同時預見了,隻要它內部的統一被打破,就會在一夜之間變得不起眼。
然而,他始終謹慎地對待這個國家。即使是在1997年,當美國對北約東擴一致叫好之際,凱南依然認為“支持北約東擴是美國在冷戰後犯下的最大錯誤”,因為“很可能重新點燃俄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使俄羅斯在民主化的道路上退縮”。
他這些近於巫師般的判斷,今天讀來仍讓人驚歎,顯示出凱南對蘇聯政治體製和特性深刻的洞見,以及對俄羅斯民族極為準確的把握。
《紐約時報》稱他是“舊世界裏的最後一位外交‘貴族’”,“為美國戰後的地位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過,他注定是華盛頓的“異鄉人”。1953年,在他告別蘇聯的第二年,他也告別了華盛頓,在普林斯頓度過了餘生。即使處江湖之遠,他依然反複告誡美國人,不要四處輸出民主,不要當世界警察,要保持謙虛謹慎,這讓他越來越不見容於美國政府。
10年後,凱南在華盛頓幫助籌建了“凱南高級俄羅斯研究所”,這也許才是他留給美國最重要的禮物。它也同樣濃縮了凱南一生走過的路。他說,“當研究所被冠以‘凱南’之名時,其實這裏有兩個‘凱南’。”一個是他,一個是讓他走上研究俄羅斯之路的堂叔。
7.10 溫特沃斯·米勒的“越獄”
出演《越獄》前,溫特沃斯·米勒有過500多次麵試失敗的經曆。這位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高材生,選擇了淘汰率極高的好萊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米勒的成功,就是一場現實生活中演藝圈的“越獄”。
人人都愛溫特沃斯·米勒!這位2005年憑借福克斯熱門美劇《越獄》一炮而紅的多國混血帥哥,在世界各地都極為吃香。在中國,粉絲們親切地稱他為“米帥”,甚至一張中國女孩在法國偶遇他後的合影,也被網友們瘋狂地轉載。最近,米勒代言了中國服裝品牌ME&CITY品牌,可見他在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從2005年第一季開播起,邁克爾的命運就牢牢牽動著各地觀眾的心。一身天藍色獄服,幹淨的板刷頭,深邃的翡翠綠眼睛,還有一身印有監獄構造圖的紋身,成為了溫特沃斯·米勒的銀幕標誌。
2004年10月,33歲的溫特沃斯·米勒接到了新劇《越獄》的麵試通知。此前,他在多部電視劇中跑龍套。麵試時,在場的30多位電視台高層有很多立刻認出了他。第二天,還來不及擔心落選的米勒就被電視台告知錄用了。第二個星期,《越獄》正式開拍。
米勒在劇中飾演冷靜、聰明、果敢的邁克爾·斯科菲爾德,他的哥哥林肯因謀殺罪被投入福克斯河監獄的死囚牢。邁克爾深信哥哥是遭人陷害。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他持槍闖入了一家銀行,故意被捕入獄。身為建築工程師的邁克爾早年參與了福克斯河監獄的改造計劃,對那裏的構造非常熟悉。入獄後的他隻有一個目的,就是帶著自己的哥哥,逃離監獄。
這部題材新穎的電視劇在2005年8月29日首播。據福克斯官網統計,當晚共有1800萬名觀眾收看了《越獄》,開創了1998年以來電視淡季最高的收視率。此後,《越獄》更是越播越火,米勒的越獄計劃牽動著每一位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第一季收官之際,正值美國NBA季後賽如火如荼之時。許多熱門美劇如《迷失》、《絕望主婦》等都紛紛選擇延播,避開體育直播高峰。而隻有《越獄》,絲毫不受影響。
《越獄》的成功,也造就了米勒的成功。邁克爾的角色簡直就像給他量身定做的,甚至連監獄的板刷頭,也最適合他的發型。《越獄》播出後,米勒的名字在著名搜索引擎Lycos上的排名上升了614%。美國各大媒體爭相使用他的照片。《Primetime》雜誌將他評為新劇中最性感的男明星,《Insider》雜誌稱他為“銀屏上最熱的新麵孔”。米勒還成為FOX官方網站1998年建站以來觀眾評分最高的一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