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鄭成功收複台灣(1 / 2)

鄭成功,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他父親鄭芝龍由海上經商起來,後當了明朝的官,在東南海上擁有很大的勢力,鄭成功於公元1624年出生於日本,正是這一年,荷蘭侵略者霸占了我國寶島台灣。他生活的時代,正是社會激烈動蕩的時代,國家內憂外患,危機日甚。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使全國人民又遭受民族壓迫的災難,人民掀起大規模的抗清鬥爭。在這內外交困的時刻,滿懷著報國熱誠的鄭成功,肩負起反清複明的重擔。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個投機分子,當清兵逼近福建的時候,一封許以高官厚祿的誘降信就使他下令撤回福建的門戶——仙霞關的守軍。清兵入閩,福州淪陷,隆武帝被殺,清兵在福州燒殺搶掠,鄭成功的母親也被辱自殺。23歲的鄭成功,懷著萬分悲憤的心情,在孔廟麵前痛哭一場,燒掉了儒服,決意獻身報國、大義滅親,與他父親誓不兩立。他帶領部下90多人,乘兩隻戰船下海,在金門定盟,到南澳招兵,舉起了“背父報國”、“抗清複明”的大旗。

集國仇家恨於一身的鄭成功,從此開始了他激動人心的鬥爭生涯。

鄭成功一呼百應,沿海人民紛紛前來參加他的隊伍,一些不願投降的明朝官員和士人也積極響應他,他的隊伍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他以廈門、金門為據點,在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英勇地與清軍作不懈的鬥爭。到公元1653年,鄭成功已控製了整個東南海麵,擁有士卒10萬餘人,戰船幾百隻,他團結江浙的抗清勢力,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軍事政治力量。

不久,鄭成功發動了幾次北伐,於公元1659年發動了大規模的攻打南京之役。他親自率領水陸大軍10萬餘人,浩浩蕩蕩,勢如破竹,南闖長江口,圍住了南京城,並一口氣收複了4府3州24縣,一連串的勝利使他滋生了輕敵思想,結果中了敵人的“緩兵之計”,在南京城外吃了敗伏,不得不撤回廈門。此時,清朝統治者又強行命令東南沿海的居民全部內遷,割斷了鄭成功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而在西南建立的第3個南明朝廷,也被敵人扼殺,桂王逃往緬甸,鄭成功愈加孤立。他一邊總結經驗教訓,一邊尋找出路,確定長期鬥爭的計劃。

在公元1661年的春天,鄭成功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即揮師東征,收複台灣。他的隊伍經過長期在烽火中的錘煉,已成熟起來,趕走荷蘭侵略者,收複國土,擴大抗清基地,現在正是時候。進軍台灣的決心下定以後,鄭成功便投入了緊張而周密的戰鬥準備工作之中。準備的中心是修造船隻,整頓水軍。要打敗掌握海上霸權的荷蘭侵略者,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是無法與之交戰的。於是,船工們日夜趕造船隻,兵士們日夜苦練本領,部隊處於高度戰備狀態。與此同時,鄭成功進行了兵力部署,將東征部隊分為兩批,首批將士兩萬多人,戰船100多艘,由他親自率領,第二批隨後接應。一切準備就緒以後,公元1661年陰曆2月間,鄭成功把行轅移至金門,首批部隊到料羅灣集中,隨時待命出發。

3月初1,鄭成功在金門舉行隆重的“祭江”誓師儀式。3月23日,鄭成功率領的東征大軍從料羅灣出發,浩浩蕩蕩向東挺進,次日早晨,船隊陸續到達澎湖群島。

從澎湖到台灣,水路52裏,順風時隻要四更半,但如果碰上逆風,十天八天也休想到達。3月27日,大軍從澎湖出發,駛到半途,海麵突然刮起暴風,船隊寸步難行,無奈隻好駛回澎湖停泊幾天,等候順風。誰知,一連幾天過去了,暴風越刮越大,風向依然不變,船隊仍然無法啟航。而此時,軍中糧食已所剩無幾了,鄭成功連忙命令兩位將士到各島去籌募糧食。澎湖36島百姓們雖踴躍捐獻,將家中僅存的一升一鬥雜糧都拿出來勞軍,但湊集起來的糧食隻有100多石,還不夠大軍一餐。在這進退兩難之際,鄭成功果斷地下令,按照預定日期進攻鹿耳門。

3月30日晚上,船隊頂著狂風,離開澎湖冒險東征。海上狂風怒吼,驚濤駭浪,船隻在咆哮著的海麵忽而被拋上浪尖,忽而被摔下穀底,全體將士頑強地與風浪搏鬥,絲毫沒有氣餒,他們以這種大無畏的精神,終於跨過了台灣海峽。於4月1日,到達台灣鹿耳門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