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叛亂,江南失守的消息傳到北京,朝廷上一片混亂。那些不主張削藩的大臣們又叫嚷起來,他們主張與三藩求和。可是主張削藩的明珠、莫洛、米思翰等怎麼也不肯退讓,他們主張平定三藩的叛亂。康熙皇帝堅定了他的削藩決心,決定派八旗軍全力討伐吳三桂,堅決鎮壓叛軍。
對耿精忠、尚之信,康熙皇帝則軟硬兼施。他一方麵派他們住在北京的兄弟前往福建和廣東進行勸說,一再表示對他們以前的行為不再追究;另一方麵,又派八旗軍去攻打他們,把他們逼得投降了。這軟硬兼施的辦法果然見效,不久,耿精忠和尚之信就投降了。三藩中平定兩藩,隻剩下了西南的吳三桂了。
耿精忠和尚之信被降服,給吳三桂以很大打擊。但他仍不死心,在攻入湖南以後,叛軍的氣焰十分囂張,八旗軍多次未能攻下被叛軍占領的嶽州、長沙等地。康熙帝下令繼續加強正麵進攻,同時派兵繞道湖南南部深入廣西,襲擊叛軍後方。八旗軍越戰越勇,叛軍內部卻發生了動搖分化。吳三桂手下的大將林興珠、韓大任投降了清軍。
即將覆滅的吳三桂,已經74歲了,可是他仍念念不忘他的皇帝夢。終於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公然在衡州自稱“大周皇帝”,改元昭武,並大封偽官偽將,企圖用這種辦法給他的部將們打氣。可是,這一切都不頂用,叛軍終於抵抗不住清軍的強大攻勢,節節敗退。一天,吳三桂聽到前線戰敗的消息,心中一急,突然中風昏厥。從此吃不下飯,喝不下水。8月17日,他一命嗚呼了,結束了他醜惡的一生。
吳三桂死後,他的部將馬寶、胡國柱草草安葬了他的屍體,就趕忙派人前往雲南接吳三桂的孫子、13歲的吳世璠(音fán)前來奔喪。吳世璠到了衡陽以後,繼承了皇位,改元洪化。然後帶著他祖父的棺材匆匆忙忙地逃離湖南,退回到雲南昆明。吳世璠逃回了雲南昆明,仍不死心,仍然同清王朝對抗。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11月,康熙皇帝派去了大將貝子章和都統賴塔,他們二人帶著勇敢、頑強的清軍攻破了昆明,吳世璠畏罪自殺。這樣曆時8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終於完全結束了。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章泰和賴塔從雲南凱旋而歸,康熙皇帝高興得親自到蘆溝橋來迎接,君臣見麵,親親熱熱地舉行了抱見禮,這對兩位立了赫赫戰功的將軍給予了很大的安慰。由於康熙皇帝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很大,而且他的處事非常果斷,因此他避免了一場使全國再度陷入混亂和分裂的戰爭。
康熙皇帝敢於堅持正確的意見,不聽信讒言,而且善於用兵,終於打敗了貌似強大的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保證了護祖國的統一和穩固,對於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安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