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戰雲(1 / 3)

劉子方全身甲胄,手按腰刀,站在臨時築起的高台上,目光微注,將那正自縱躍演練的數十名騎士的每一下細微的動作,都盡數收在眼中。

此次所得戰馬共有七千三百餘騎,哪怕窮盡他此時散置於順昌城內嶽家軍各處的馬軍舊部,馬匹配置也尚綽有餘裕。

而眼前這些騎士,都是他當年親手一個個揀選出來、訓練出來、帶著拚殺出來的好男兒,去掉其中的任何一個,都會讓他的心裏一陣隱隱做痛。

然而即便如此,甚至即便他對於趙匡胤所交代下來的戰術計劃,仍然不是那麼地理解明白,但他還是按照這位皇帝大帥訂下來的標準,嚴格到近乎苛刻地執行著。

蹄聲起落,轉眼間那些騎士已然演完陣型,繞場繞到了第三圈。

劉子方驀地一舉手,台下傳令旗官,手上一翻,換起一柄小紅旗,高高擎起。

那數十騎騎士如斯響應,翻身起縱間,手中重斧便自掛入馬側,幾乎便在同一時間裏,懸在他們腰間的勁弓已持在手中,左手執定無羽月牙橫鏃箭,拉弦,引箭。

開弓如滿月。

戰馬不停,快逾閃電,箭頭白鐵映著陽光,讓人不覺竟似有眩目之感。

傳令旗官手中旗驀地揮下,“崩”地一弦響,颯然風動間,數十支利箭如流星般劃過校場,直直取向豎在校場中間的柳枝頂端白杆之處。

數十騎急弛奔馬,同時發箭,各取預先認定的係著不同色澤布條的柳枝,所有的箭枝去勢不同,卻是整齊劃一,沒有絲毫雜亂之感。

柳杆不比其餘木頭,堅韌而彈性,取箭的方向若有分毫不準,勁道若有絲毫差池,則要射斷柳杆,無疑是不可能。

然而這數十枝箭鏃直直劃過布條係處的白杆底部,卻是所有的白杆,都幾乎在同一時間裏分段墮下。

“喝!”

那數十騎騎兵又是一聲大喝,雙腳緊處,數十騎紛紛掉轉方向,直衝入場中堅起的柳枝處。

馬蹄起落,他們便在那白杆下墮至地的片刻時間,縱馬直入,虎腕伸出,卻是紛紛把那下墮的柳枝白杆接在手中。

劉子方望著徐徐策馬而至石台前的騎士,翻鞍下馬,屈一膝行軍禮。

兩個未曾接住柳枝掉落下來的白杆的騎士,在起身之後,又複向劉子方躬身一禮,戀戀不舍地撫了撫戰馬的脖項,虎目微紅,已然自行退出了場去。

劉子方詳細地一支支檢視著他們遞上來的柳條白杆,又挑出了數支白杆下還帶著超出一寸長青枝的柳枝,交由身邊的相關裨將,根據布條顏色,辨清所屬騎士的身份,將他們一一帶出了場去。

馬蹄翻飛,又是新的一列數十鐵騎縱馬提鞍,躍入場中,毫無半點遲滯。

滾滾煙塵,直衝霄漢。

…… ……

雨。

連天的雨。

天漸漸亮了,嶽雲甚至已然隱隱看見了臨安城牆那高大的輪廓。

身下的戰馬的速度已被他催至極處,他卻猶自加上了一鞭。

馬蹄起落,濺起無數泥濘。

急雨迎風,撲麵生痛。

他的全身早已濕透了,然而他卻早已分不清那究竟是雨、是泥,還是身上還未愈合的傷口流出的血。

然而他卻仰然不顧,依舊催馬疾行。

虹縣關口與金人之戰已逾一個月,至今仍未能見到轉運司運至的第二批軍糧,軍中供應已由每人兩升減至一升,再於五天前減至半升。

敵軍之眾,本來就直逾我王師數倍。

月餘的攻防,城中的軍士,雖然仍是士氣高漲,但終究是血肉之軀,未免疲累。

若是轉運司再籌不出第二批運往虹縣關口的軍糧,隻怕數日之內,苦守虹縣關的士兵,便真的要餓著肚子打仗了。

更何況,就在自己奮力突圍出城之前,金人竟爾一反常態,就在虹縣關外,繞著城池挖起了深廣的濠溝。

馬戰衝決,本便是平整的地勢最為適合,金人此舉不啻自縛手腳。

唯一的解釋,便是金人已然放棄了速戰速決的想法,準備以長期困守,來拖垮虹縣關!

若任其築成合圍之局,則日後要運糧,更比現下要難上十倍。

隻是金人北來,長途遠征,若要沿路運送補給,比之宋軍更要難上十倍。

更何況此時女真遠入他人國境,銳氣若泄,則勢必士氣難振。

借騎兵衝襲之力,速戰速決,才是金人所最應采取的戰法。

右路金軍的統帥韓常,乃是知兵善戰之人,決不應當采用這等戰法。

金人到底在打什麼鬼主意?

他們究竟想幹什麼?

難道他們已然知道了城中糧草不濟?

父帥到底是怎麼搞的?

難道真的要眼睜睜地看著虹縣關變成第二個睢陽城?

“駕!”嶽雲一念及此,又自加催了身下的戰馬,合著風,卷著雨,飛也似地投向那已在不遠處的臨安城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