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祥讀高二,長得人高馬大,可是,走進心理谘詢室的時候,卻羞羞答答得像個小姑娘,臉憋得通紅說不出話來。我推測他決非為一般的學習、交往等問題前來谘詢。果然,經過較多的溝通打消顧慮後,曉祥終於下定決心,不顧一切地傾吐了他心中的難言的故事。
他說:“您說我這是什麼毛病?我對男孩子感興趣。這種感覺大概是在初三的時候開始的。那會兒有一個男生很聰明,我經常向他請教問題。逐漸地我們就熟悉了,成了好朋友。可是,後來我感覺有點不得勁,如果我們不再一起我就有點想他。中考後我們沒有考進一所學校,慢慢地就過去了。可是,現在我又遇到了這樣一個男生,我們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對他我又有了那種感覺,總是想和他在一起。但他不知道,他有了自己的女朋友。我想勸他不要交女朋友,又責備自己:你難道想把他的感情獨享?這樣,我越發心中感到惶惑不安。我們沒有什麼出格的行為,沒有親密接觸,隻是經常在一起聊天,有時候像一般男孩子在一起那樣摟摟抱抱,可有時就會有一種觸電的感覺。我有過性夢,有過性衝動,有時候是男的,有時候是女的。性夢之後,我就更是心慌意亂了……”
“你是怎樣看自己的這種心態的?”我問。
“不知道我這是不是同性戀?”曉祥很艱難地說。
曉祥的問題是同性戀嗎?
在現實的生活中,的確存在把同性之間的依戀感情以及性行為都叫做同性戀的說法。其實這是把同性戀概念人為地擴大了。性心理學的研究以及心理谘詢的個案一再證實,青春期是一個性傾向比較混亂的時期,在這個階段,許多少男少女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出現性別自我同一性障礙,表現出與自身的性別相背離的性心理或性行為。比如,少男少女進入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萌動是一種自然的力量。但是,由於複雜的原因,他們不能通過常態的兩性接觸和交往來滿足性心理的需求,至於性生理的能量更是不能通過兩性的性行為得到宣泄。於是,同性之間的一些親密接觸,便起到了緩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緊張的替代作用。反複強化的結果,性行為與性對象建立了神經聯係,於是,性傾向就出現了混亂而指向了同性。這不僅在男孩子中存在,在一些女孩子中也存在。等到他們比較能夠和異性自然交往或者能夠進行常態的兩性性接觸的時候,性傾向慢慢地就走向了常態。
從混亂走向有序,是不少少男少女性心理發展的必由之路。經過這樣一個階段,大多完成了性別的自我同一性,告別了性傾向的混亂期,而形成常態的性傾向。因此,在我的心理谘詢中,不少為自己的所謂“同性戀”而壓力重重的男孩女孩,在領悟了上麵道理的基礎上,經過積極的自我調適,都較好地走過了性傾向的混亂期。可見,不宜把所有的同性的性接觸都簡單地歸於同性戀。
嚴格地說,曉祥的情況就不能叫做同性戀,他的問題在於沒有及時地走過性傾向的混亂期。究其原因與他的同性性行為經曆較長有關。按照條件反射原理,一種行為反應得到的強化越多越久,其神經聯係就越是難於消除。
聽到這裏,曉祥麵露喜色:“您的意思是說,我不是同性戀,我的同性性行為可以得到徹底的矯正?”
我做了肯定的回答之後,請他談談有關的記憶。
曉祥說:在我們家裏一直是母親當家,對我的管教也是母親。母親特厲害,特嚴厲,為了家務事常常又哭又鬧,我特反感,特厭倦。自從我記事起,從來沒有過對母親親近的記憶,至今我也不願意和媽媽交流,不願和她接觸,甚至不願回家。
“長大後,我對女孩子我也有過好感。有一個女孩子和我同班,那次因為有事來到我們宿舍,我們有了一次近距離的交往。後來我們又分到了一個組。慢慢地我對她動了心,就給她寫信,寫條子,通過各種方式追她。有一次,我們幾個男生女生在一起玩兒,我感覺她故意不理我。隨後我們一起去操場,我又感覺她故意繞開我,躲避我。我當時感到特受挫,特沒麵子,感覺糟糕透了。從此我更不願接近女孩子了。”
就曉祥的情況看,後天的生活經驗和心理因素,是影響他性傾向混亂的重要因素。家庭關係中的女性行為作用太強,即母親頤指氣使,父親言聽計從,形成母親決定一切的家庭角色分工,是有些男孩出現性傾向混亂的原因。顯然,曉祥對母親的反感厭惡形成了對異性的消極心理定勢,對母親的態度泛化到了所有女性身上。而他追求女孩子受挫的經曆,又強化了他對女性的反感和厭惡。人的經驗常常就是這樣以偏概全。既然性心理不能在異性那裏獲得滿足,就隻能在同性這裏獲得替代性的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