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谘詢通信中,一個遠方的少女,向我講述了她心中一段困惑至極的特殊的感情故事:
馬老師,我是個中學女孩,遇到了很怪很怪的感情麻煩。從我在雜誌上看到了您的心理谘詢文章,我知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幫助我的人,我又看到了希望。
從小我就對老師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對她們有一種說不出的那種愛。這種愛遠遠超出了一個學生對老師的感情。我總想要求他們對我不像對其他同學一樣,要他們對我再好一點,要他們特別關心我。但我是成績不好的中等生,長得又不是很好看,像個醜小鴨,誰能喜歡我呢?所以有些老師有點瞧不起我。就在這時,外語老師出現了,她幫助我安慰我關心我,一切一切都感動了我。在那時我明白了她才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一年多的時光,我發現我對她始終放不下,愛得越來越深,以致想那些不該想的問題。我總想和她僅僅地依偎在一起,以一個女兒的角度去關心她,去愛她。我控製不了自己想她的感情。在我的心裏一直把她當成母親一樣看待。不是我不喜歡母親,而是從她身上可以得到從母親身上找不到那種理解鼓勵支持的感覺,那種溫馨的感覺。我和母親從來沒有好好說過話,有點觀點不同就會打起來。總之在她身上可以找到一個模範母親的影子和感覺。大家都說我太多情了,太重感情了,都要“以身相許”做人家的幹女兒了。我承認自己重感情,但最終是因為我愛她。以前我對一個女老師有過這樣的感覺。我向她說了我的想法,被她拒絕了,她說她有一個家,實在沒有精力再照顧我,或者說應酬我。所以現在外語老師一直不知道我的想法,我不敢和她說。因為在由於我成績不好,我很自卑,我以為不配去愛她,因為所有的老師都喜歡好學生,而我呢,什麼都不好,全身沒有優點,隻有一樣,心腸很好,很善良。但現在的人們都隻看成績不看品質了。我怕英語老師也不接受我的愛……
還有,就連我一直有好感的異性也是一位老師。對這個男老師有一種不單單是師生的感覺,而有一種很想和他親近的感覺,這也許就是朦朧的愛。我對周圍的男生沒有好感,因為與他相比,在我眼裏班上的男生沒有一個像他,沒有一個比他好的。我最大的奢望,就是有一天他能夠明白我的心意,對我能夠向我對他那樣,然後像情侶一樣手牽著手走在燈光明亮的大街上,這就是我幻想的最圓滿的結局了。我知道,再高的奢望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我們的年齡相差太大,而且他對我好像和對別的學生一樣,而對他的妻子……我看過他的妻子,他們很好。我想,他最愛的人就是他的妻子了。我,我經常地為此而傷心……
因為這種感情的麻煩,導致我的情緒暴躁不安,喜怒無常。現在,我的成績下滑的很厲害。眼看就要畢業了,我不知該退,還是該怎麼辦?馬老師,您懂了我的心嗎?您說我為什麼有這樣的感情?您知道我有多痛苦嗎?求您幫幫我吧!
上麵的故事是經過兩次通信才比較完整而清晰起來的。在第一次複信中我表示,作為心理谘詢師非常理解她心中那種特別的感情和難言的痛苦,並提出了幾個相關的問題,希望她能很好地合作,以便我們來共同努力,幫他告別痛苦。在收到她第二封來信後,我對她的問題有了確切的把握,於是第二次回信寫道:
現在,馬老師總算明白了你的感情故事後麵的心理淵源。
先說你對那位女老師的感情。
你知道馬老師為什麼要請你就有關的問題作出回答嗎?如果不是同時弄清了對那位男老師的感情,你對那位女老師的感情很有點同性戀的表現。當弄清了你對那位男老師的感情體驗之後,可以排除這種情況了。那麼,又該怎樣理解你對那位女老師的感情呢?是你把她當成了自己“心理上的母親”。我們誰都有渴望撫慰的需要。誰是滿足自己撫慰需要的最合適的人呢?當然是母親。這是生命一開始就留給我們的大腦印跡。於是,我們的潛意識裏形成一個情結:母親是一個無條件地嗬護我們滋養我們撫慰我們的人。我們形成了對母親的依戀,母親成了我們寄托感情的對象。但是,母親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比如母親老了,母親不能和兒女在一起,或者如你的情況在母親那裏找不到溫馨的感覺。於是,在我們的心理上,就會把和我們潛意識中和母親形象相仿的,起到了母親作用的人,當成母親。這個人可能是任何一個人,而且經常變化。比如,女兒可以成為母親的心理上的母親,哥哥也可能成為妹妹的心理上的母親。就你的情況看,你對老師的那種感覺,就是因為你在母親那裏不能滿足自己的感情需要,而把老師當成了你心理上的母親。這個心理上的母親的具體指向不是固定的,你在老師當中不斷地在尋覓著,一旦你感到誰能滿足你的感情需要,你就會把他當成心理上的母親。但是,老師對學生的愛是要分給每一個學生的,所以不比母親對兒女的感情隻屬於自己的一個兒女。而你一旦把老師當成心理上的母親,就對老師的愛就有了一種強烈的獨占欲,這就是你說的“總想要求他們對我不像對其他同學一樣,要他們對我再好一點,要他們特別關心我。”你對老師的愛錯位到到了這個份上,怎麼得了?於是,便有了先前那位女老師對你的拒絕,便有了現在你以為的外語老師以及別的老師瞧不起你而不愛你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