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對於今天葉名揚的話是一點也沒聽懂,本想問問雪風來著,可惜一出門就接到一個電話,是WORLD公司的事,當下隻好辭別雪風,先回酒店去了。
雪風匆匆回到家裏,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搜索葉名揚的資料,果不其然,這個葉名揚還真的獲得過科學院院士的提名。隻是最後為什麼沒做成院士,反而成了一個江湖術士,電腦搜出的結果讓雪風大吃了一驚。
葉名揚專精於土壤化學,並且頗有建樹,在國內國際享有很高的聲望,四十歲時曾被破例授予科學院院士候選資格。就在準備對他的資格進行審核的時候,葉名揚發表新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的元素周期律設想,而這個設想的根據來自於中國古代的太極太玄理論,由此遭到了其他專家學士的不滿和質疑,最後竟有人跳出來說葉名揚的新設想是異端邪說、是封建迷信、是毫無根據的臆想猜測,整個國內化學界被鬧得雞飛狗跳,最後葉名揚非但沒有獲得院士資格,反而身敗名裂,從此消失於大眾視線。
雪風搜遍整個互聯網,最後在一家外文文獻網站上找到了葉名揚當年的那篇論文,論文中清楚地闡述了葉名揚這個設想出爐的前後始末。
葉名揚的化學學到了極致,到最後反而發現一些新發現的元素,不符合元素周期律,按照現行的元素分類方法,是無法將他們排進元素周期表的,於是他就對元素周期律的科學性產生了質疑。
為了證明自己的質疑,也為了重新找到一種更科學的元素分類方法,葉名揚進行了非常艱苦的探索和思考過程,後麵在研究古易書的時候突發靈感,他認為所有的元素不應該隻存在一個平麵之上,它應該是立體的,在另外一個立體平行層麵上,應該還存有新的元素。根據自己的想法,葉名揚總結出了一種新的元素分類法,是一種多層麵的元素周期律,所有的元素在平麵上時有一種的排列規則,但在與這個平麵垂直的立體平麵上也同樣存在一種排列規則。
葉名揚按照自己的方法,不但把所有已知的元素一舉排進了自己的元素周期表,還給未來的元素發現工作提出了一種明確的方向。
可惜的是,他這個設想的根據隻是來自古易學,因此得到了門捷列夫②忠實信徒的痛擊,給他扣上了一頂偽科學的帽子。
在這個外文網站的最後,還有一篇關於葉名揚這篇論文的分析,雪風注意到其中的一句話,“此後十年間,人類所發現的一切新元素均適用於此規律。”
雪風歎了口氣,怪不得今天一提起學術鬥爭,葉名揚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新的理論推倒舊的理論,其本身就是個很痛苦的過程。但是令雪風想不到的是,這些學術界的大家,竟然如此容不得一種新的觀點,他們甚至不去論證其中的真偽,就迫不及待把葉名揚判為了偽科學。一個人最可恨的,無非是自己不敢想象,而又去剝奪別人的想象權利。
仔細把葉名揚的論文看了幾遍,雪風突發奇想,這個規律可不可以拿到計算機界呢?現行的計算機編程,也隻停留在一個平麵的水平,所有的語句按照優先級別順序執行下來,就象一條流水線一般。這樣做雖有好處,但是劣處也是很明顯,如果你想判斷得更為精確一點,就得設置更多的判斷條件,而判斷過長的話,計算機就會花費大量的運行時間,就像自己當初剛剛製造出來的小沙彌,為了回答自己的一句話,竟然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做完判斷。
如果自己能打破這種局限,在這個判斷平麵之上,重新做一個平行的判斷流程,兩條判斷流水線同時運行,相互策應,結果會是如何?係統的判斷速度應該會提高一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