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一個進一步的設想,如果把現行平麵之上的那個平行的判斷權完全交給計算機來控製,這是不是也符合葉名揚的太極太玄理論呢,如此下去,計算機會不會產生智能呢?
雪風這個想法一出,就來了精神,迅速找出紙筆,開始在紙上構畫各種可能,雖然他知道這個想法目前來說很空洞,但他也期望能找出一個實實在在的可行算法出來。
PS:
注一: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臨終時發表了一部具有曆史意義的著作--《天體運行論》,由此推翻了地心說,在此基礎上, 開普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以及行星光行差、視差被相繼發現。但在這場學術鬥爭中,意大利思想家布魯諾,被教會用火活活燒死;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也因為支持日心說被宗教法庭判處終身監禁。
注二:門捷列夫:俄國著名化學家,他對化學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元素分類方法,也就是人所周知的元素周期律,據記載,這個元素周期律是門捷列夫一次睡覺做夢時夢出來的,也算是一件趣事。
注三:普適規律:這方麵的研究由來已久,不管東方西方,都有很多人為此進行著研究。
Ps:說些廢話,本書中的神棍是有原型的,是我國一位著名的化學家,叫做鄭軍,是位研究普適規律的代表人物,他著有《太極太玄體係》一書,此書91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傳於多國,更被台灣省中央圖書館列為收藏參考書,從不外借。可惜這位學者卻應年早逝,實在是一大損失。
在此之前,還有一些代表人物:
1940年11月11日,中國科學家劉子華在法國發表自己的法文專著《八卦宇宙與現代天文》,在這篇論文中,劉子華預測太陽存在第十顆行星,並算出這顆行星的運行速度為每秒2公裏,密度0。424每立方厘米,距離太陽大約74億公裏,引起世界天文學界的震動。可惜的是,當時他的論文在中國卻遭到了集體圍攻,甚至扼殺。直到後來美國宣布自己發現了第十顆行星,而且數據和劉子華當年的測算幾乎完全一致,劉子華才得以正名,可惜的是,劉子華先生此時早已故去。
可悲的是,中國“打假名人”***隨後以“學術欺詐”為名,將已故去的劉子華先生告上法庭,理由仍然是劉子華測算的根據來自八卦,是偽科學,是封建迷信。目前此案已經結案,判***先生敗訴,想來令我不禁傷感萬分。
此外的例子還有許多,如在生物學方麵,曾有國內科學家提出過DNA與易學的關係,但也遭到封殺,反而是德國學者申伯格(M?Schōnberger)在1973 年,他出版了一本名為《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則是一舉成名。
與此而想及其他,我們國人所唾棄的針灸、中醫、茶道、漢字、傳統節日,則被鄰國當作寶貝來研究,當作文化遺產來向聯合國申請,前不久網上更是湧出要廢棄中醫的言論。
以上為廢話,純屬寫到這裏有所感觸而已,僅為私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也與本書的主題思想無關。
另外,小蔥重申一下,《原始動力》隻是一本幻想小說,背景設定在計算機智能時代還沒來到之前,小蔥要幻想的就是計算機智能因何而來,而不是來到之後的情景。
本文行文刻畫、情節設計、人物塑造方麵,如果有什麼失誤之處,大家盡管來和我交流切磋,小蔥虛心接受。
不過,對於有的書友指出“文中描寫完全脫離於現實水平,是誤人子弟。”,煩請你老人家就不必那麼麻煩地前來找我理論了,盡管去論壇罵我就是了。
就是一根蔥,他也有幻想的權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