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堅強的人根本用不著自我吹捧。自信源自於對自我評價的發掘。
有一天,我的一位律師朋友告訴我說:"我永遠不會像你那樣在大眾麵前發表意見,因為我無法忍受別人的批評指責。"這番話使我驚訝不已。但我很快在隨後的談話中了解到,他的確受困於一些惡評,尤其是為了一些關於他的穿著方式或是主持會議態度之類的很私人的事。但對於我自身而言,大部分時間裏我都不會太在意別人的批評,這樣做我自有道理。
如果你像我這位律師朋友這樣,對別人的批評那麼敏感,那麼毫無疑問,你對生活將會永遠失去自信。如果你不敢麵對那些貶抑之詞,無法撫平它們對你的傷害,那麼你將永遠缺乏嚐試新事物的勇氣,最終限製了自己的成就。說實話,我可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我年輕的時候就碰到過這樣的事。艾利克是我一個朋友,我的大學校友,主修音樂。對於他全身心地投入音樂,我一向感到非常敬佩。畢業後,他順利申請到獎學金繼續探索音樂之路。
艾利克的住處與我的住處相距僅100公裏左右,不久後的一個日子裏,我順道去拜訪他。那一次,我深深地祝福他能夠早日實現成為一名鋼琴家的夢想。
一年後我又一次與他相遇,他已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
他申請到一流的音樂學院的獎學金,但卻在八個月後中途輟學。我了解到他做此決定的原因--他必須經常麵對不同的觀眾,並接受形形色色的批評。這些批評有的極中肯,有的卻不免流於惡意攻擊。他無法使自己坦然麵對這些批評,從此便意誌消沉,一蹶不振,當我再次與他見麵時,他已有整整一個月沒摸過他心愛的鋼琴了!他的灰心沮喪令他的父母也擔憂萬分。
艾利克沒有因為我的百般勸說而釋放心懷。他的心中,別人對他的好評早已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猶如利劍一般刺入他心中的無謂的批評。惡評使他心碎,他再也無力去追求夢想了。
於是他決定改行去當老師,重新進入大學去拿教育學位。但是,無論親朋好友如何勸說,他都不願意接觸音樂,甚至連當音樂老師也不願意。
雖然我和艾利克分別多年,但我仍然常常想起他。在別人強加給他的"失敗症"的陰影下,他是怎樣生活的?他是那麼的有天分,可是那些惡評卻將他的這種天分扼殺在搖籃之中,使它永遠也無法發出奪目的光芒。
還有,我認為大多數批評絲毫沒有聽取的價值。許多人終日無所事事,卻很喜歡對別人說三道四,妄加評判。對此,我的觀點是:與其問我對批評有何看法,不如去問電線杆對狗有何看法。
正和艾利克的遭遇一樣,我年輕時也會時常深受別人批評的折磨。我曾經遇到過這麼一個教授,他非常喜歡用惡言惡語攻擊他的學生。一次,他在我的報告上寫了這麼幾句話:"查斯坦,我真懷疑你是怎麼進大學的!像這種沉悶的報告,我從來沒有看見過!"
那時的我非常容易受傷,臉皮也薄,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被那位教授的惡評給擊倒了,以至於連自我防衛的勇氣也失去了。如果今天我又碰到這樣的評語,那我一定會義正言辭地回擊:"先生,您的薪水是由國家納稅人提供的,您的職責就是要教我們如何寫出更好的報告。從現在開始,如果您不能幫助我改善在這門學科上的表現,那麼您就會是我見過的老師中最失敗的一個。"
我不知道我有多少次希望自己真的在那老師的麵前說這番話,但生活中的我們卻總是因為有些人年齡比我們大,經驗比我們多,地位或權力比我們高,而認為他們才永遠是正確的。然而這些人卻往往出於自己喜歡擊倒別人的怪癖而對人妄加評判。對於這種人,人們總感覺束手無策。不過,幸運的是,還有一些人與我一樣,知道該怎麼應付。
記得那時我剛大學畢業,在一家公司半工半讀。工作的報酬很低,尤其是對像我這種完全靠薪水養活自己的人。我的許多同事都在自己家中吃住,以此來節省吃住的花費。
一天,一位朋友跑來告訴我說,他認識兩位商業藝術家,他們需要有人每個月定期替他們作書。朋友問我有沒有興趣接這份工作。我考慮了一下,每個月隻花四小時便可以多掙一份收入,這不失為一樁好事,雖然這份收入很微薄。後來這位朋友又來找我,告訴我說他有一位朋友,原來在政府部門工作,現在打算離職另設一家負責汽油稅退稅的公司,他希望在他的新公司正式開張之前,他的會計工作能由我暫代幾個月。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樣,我的預算就又多了一份收入。
可是雖然我隻是多賺了一點點錢,但是我卻壞了規矩--半工半讀的公司規定:所有員工均不得在外麵兼差。
終於,我的事在一天下午被一位資深的同事在公司主管的辦公室揭發了,他這個人非常刁鑽固執而又吝嗇,所有員工都很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