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保持良好的心態(7)(1 / 2)

內心富足的人,獨自承受個性滋潤,修身養性。他深思真正的意義,他享受寧靜和孤寂,他在反省中看見自身的不足。他把自己準備得很充分,再投入步調緊湊的生活中去。

③保持巔峰狀態。富足之心知道什麼叫低穀,但僅僅是俯視而已,了解它的危險性之後,他不會走下去的,即使走入了低穀,他也不會在那裏久留,他有辦法讓自己走出來,再登巔峰。

在生活中,狀態不佳是不好的,每每使自己錯失壯大和豐富自己的良機。即使看中了良機,也由於狀態不佳而讓它擦肩而過。

富足之心,有著各種豐富的力量來源。如果某方麵力量不夠,他會給自己養精蓄銳的機會,蓄勢而發。目標必在循序漸進中達成。他為自己準備的後勁是綿綿不絕的。由於後勁的頻頻支持。他長期處於巔峰狀態。因為,力量產生於他的心間。

④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因為太富足,他任意地幫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報。他知道內心裏獻出的東西,依舊會從內心裏產生出來。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廠,生產能力很高,永遠能提供滿足。

⑤體貼與友愛。富足之心的人會在十字路口,毫不猶豫給希望得到幫助的人指出一條正確的路。他們和他人建立友愛關係,不屈服也不放棄達到美好境界的目標。

⑥不自怨自艾。個性富足者對損失看得很淡。他相信相對於整體而言,損失的不過是小小的局部。他們不會不能釋懷,不會老是對自己怨艾和指責,知道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他們勇於承認錯誤,並寬恕自己和他人,他隻是采取行動來挽回損失。滿心喜悅地做著自己能力範圍的事。

把追求簡單作為生活哲學

現代人都相信社會在飛速發展,人類在不斷進步,相信生活應該變得越來越好--更健康、更富有、更滿足、更有趣。在發達國家,人們主要是以物質條件定義進步,把"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畫上等號。在正規的政治討論中,這一觀點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沒有受到質疑。

但是,美國作家麗莎·茵·普蘭特指出:財富、健康和幸福的關係並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明確。事實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難以察覺的絕望狀態下生活的。這在工業化程度較高的西方,情況尤為嚴重。一項統計顯示,在美國社會中,一對夫妻一天當中隻有12分鍾時間進行交流和溝通;一周之內父母隻有15分鍾與子女相處;約有一半的人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

時間的危機實際上是感情的危機。大家好像每天都在為一些大事瘋狂地忙碌,然後疲憊不堪,沒有時間顧及其他。大家都在勞動,都在創造,但是,生活真的變好了嗎?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和埃德·迪納已經證明,財富是一種很差的衡量幸福的標準。人們並沒有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而變得更加幸福。在大多數國家,收入和幸福的相關性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隻有在最貧窮的國家裏,收入才是適宜的衡量幸福的標準。從總體上講,富國的人看起來要比窮國的人幸福,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財富之外的其他因素。在富裕國家裏,健康似乎更多地受到收入分配方式而不是平均收入水平的影響,與絕對貧窮相聯係的物質匱乏對健康的實際影響並不十分重要;相比之下,社會不平等造成的相對貧窮的心理和社會結果對健康的影響卻比較大。

拋開這些抽象的理論不說,物質的進步有時確實使人們作繭自縛。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已經成為許多工作不可或缺的幫手。不過,如果一項工作每天都麵對源源不絕的電子信息,就很可能產生"信息疲乏並發症"。許多企業界的經理人和信息業的工作者抱怨,每天必須接聽的電話和處理電子郵件給他們造成莫大的精神壓力。"信息疲乏並發症"甚至會造成長期失眠,嚴重影響健康。至於伴隨文明發展而來的噪音、汙染等問題則更是盡人皆知的了。

幸福是什麼?在麗莎·茵·普蘭特看來,幸福來源於"簡單生活"。文明隻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財富隻是外在的榮光,真正的幸福來自於發現真實獨特的自我,保持心靈的寧靜。

有人問麗莎,"簡單生活"是否意味著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辭去待遇優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過活,並清心寡欲?麗莎認為,這是對"簡單生活"的誤解。"簡單"意味著"悠閑",僅此而已。豐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歡,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讓金錢給你帶來焦慮。無論是中產階級,還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盡量悠閑、舒適,在過"簡單生活"這一點上人人平等。這個時代,不是人人都必須像梭羅一樣帶上一把斧子走進森林,才能獲得平靜安逸的感覺。關鍵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方式,我們是否願意抵製媒體、商業向我們大力促銷的"財富中心論",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發展生命的熱情、真實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