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答案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它是否行得通倒無關緊要,關鍵是我即使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幾天,也不會想到這上麵來。經驗把我限製住了,思維僵化了,這小夥子倒不落窠臼。我設計的“輕靈信天翁”號飛機首次以人力驅動飛越英吉利海峽,因此贏得了214000美元的亨利·克雷默大獎。但在投針一事之前,我並沒有真正明白我的小組何以能在這場曆時18年的競賽中獲勝。要知道,其他小組無論從財力上還是技術力量上來說,實力遠比我們雄厚。但到頭來,他們的進展甚微,我們卻獨占鼇頭。
投針的事情使我猛然醒悟:盡管每一個對手的技術水平都很高,但他們的設計都是常規的。我的秘密武器是:雖然缺乏機翼結構的設計經驗,但我很熟悉懸掛式滑翔以及那些小巧玲瓏的飛機模型。我的“輕靈信天翁”號隻有70磅重,卻有90英尺寬的巨大機翼,用優質繩做繩索。我們的對手們當然也知道懸掛式滑翔,他們的失敗就在於懂得的技術太多了。
課堂精講
隨著知識的積累、經驗的豐富,一些“金科玉律”使我們變得越來越循規蹈矩,越來越老成持重,要擺脫這種現象,我們就必須甩掉“金科玉律”的束縛。對一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組合、分解、求同、求異等方法,讓思路發散拓寬,要麼加一點,要麼減一點,要麼借一點,要麼拿一點,尋求各種各樣的方法和結論,從而創造出一種更新更好的事物或產品。
課後總結
看事物不能墨守成規,固守經驗,而要多角度、多方麵地去觀察,從常規中求新意。
別讓思維的鏈條困住你
課堂導讀
大象能用鼻子輕鬆地將一噸重的行李抬起來,但我們在看馬戲表演時卻發現,這樣巨大的動物卻安靜地被拴在一個小木樁上。
因為它們自幼小無力時開始,就被沉重的鐵鏈拴在無法動的鐵樁上,當時不管它用多大的力氣去拉,這鐵樁對幼象而言,是太沉重的東西,當然動也動不了。不久,幼象長大,力氣也增加,但隻要身邊有樁,它總是不敢妄動。
這就是思維定式。長大後的象可以輕易將鐵鏈拉斷,但因幼時的經驗一直留存至長大,所以它習慣地認為“絕對拉不斷”,所以不再去拉扯。
課堂精講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受到思維定式的限製,一旦碰到用現有的方法解決不了的事情,就認為這件事不可能被解決了,其實,隻要你能掙脫這種思維定式,你就會知道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不可能。
要擺脫這種思維定式,需要發揮想象力,不被固有的經驗和權威所震懾,如果你對一種事物或一件事情表示懷疑,就要堅定自己的猜測,然後用事實證明它。
課後總結
打破傳統思維的定式,另辟蹊徑,往往使人豁然開朗,步入佳境。
放棄對“權威”的盲從
課堂導讀
一位年輕有為的炮兵軍官上任後,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他在幾個部隊發現相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麵,紋絲不動。軍官不解,詢問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要求的。軍官回去後反複查閱軍事文獻,發現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務是負責拉住馬的韁繩。在大炮剛出現的那個時代,大炮是由馬車運載到前線的,以便在大炮發射後調整由於後坐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所需的時間。現在大炮的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已經有很大的提高,已經不再需要馬匹了,但操練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因此才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軍官的發現使他獲得了國防部的嘉獎。
課堂精講
生活中,人們習慣了以權威的話或觀點來論是非,總是想當然地認為“專家不可能出錯”。於是,在一般人的思維模式當中,專家就形成了權威。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見到這種現象,當兩人發生爭論的時候,如果一方能引證某位專家的話為自己辯護,那麼另一方就隻有認輸的份了。事實上,迷信權威,機械奉行權威的教條,我們永遠不會進步。
大量事例證明,敢於合理質疑、敢於率先提出問題的人,往往能開辟一條全新的創造之路。敢於質疑,能使大腦處於一種探索求知的主動進取狀態,使大腦的思維處於朝氣蓬勃的創新狀態。敢於打破對權威和教條的盲從,才能發揮出自己的能動性,而創造出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