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信息對於一個人的決策至關重要。對公司老板而言,由於處理事務的層麵較多,欠缺許多第一手材料,這時候往往需要員工查漏補缺,及時反饋有效信息。所以,不要因為自己職低位卑,就覺得一些事情隻是屬於決策層的事與你無關,於是不去操心。往往是這些被疏忽了的小細節,影響著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2.盡忠職守
優秀員工應當盡忠職守,將自己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出色。
3.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一些管理者認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不必注意細節問題,而隻需把握企業的主幹——生產、經營和銷售等方麵的大原則就可以了,各種具體的細節問題應完全放手讓下屬去幹。其實這是一種欠缺的管理方法,卓越管理者從來不會對細節問題撒手不顧,反而會在適當之時對它追根究底。
課後總結
要讓時針走得準,必須控製好秒針的運行。我們要發現問題的關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堅持從細節入手。
把問題看透
課堂導讀
從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最美麗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塊,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遠處,地毯又隆起了一塊,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會兒,在一個新地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塊,如此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試圖弄平地毯,直到最後他拉起地毯的一角,看到一條蛇溜出去為止。
課堂精講
很多人解決問題,隻是把問題從係統的一個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或者隻是完成一個大問題裏麵的一小部分。比如,工廠的某台機器壞了,負責維修的師傅隻是做一下最簡單的檢查,隻要機器能正常運轉了,他們便不再對機器做徹底清查,隻有當機器完全不能運轉了,才會引起人們的警覺。這種隻滿足於小修小補的態度如果不轉變,將會給公司和個人帶來巨大的損失。正確的做法是把問題想透徹,找出合理的方案,將問題一次性地徹底解決。
課後總結
把問題想透徹,是一種很好的思維品質。隻有把問題想透徹了,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才能找到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手段。
第4周:解決問題是關鍵
把時間花在解決問題上
課堂導讀
施耐特是IBM公司的一名產品經理,以善於解決問題而備受上司賞識。可是最近他遇到了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屏障。他新接手的一項產品設想幾乎通過了所有的關卡,但唯獨沒有得到工廠經理的簽字。經過與這位工廠經理的多次討論之後,發現是因為工廠經理並不讚成他的這項設想。可是新產品一旦實施,會給工廠帶來可觀的效益,怎能就這樣輕易放棄呢?
為了克服那位經理情緒上的抵觸,施耐特想出了一套辦法。首先,他請工廠經理非常尊敬的兩個人給工廠經理送去幾份(有利於這項新產品的)市場研究報告,然後還請本公司最大客戶代表幫忙,請他在電話交談時,提到這項新產品的發展計劃,並且表示“我很希望此產品如期完成”。接下來,他利用一次開會的時機,讓兩位工程師在開會之前接觸這位工廠經理,講一些有利於這項產品的實驗結果。最後,他召集了一次會議,討論這項產品,他請來的人都是工廠經理比較喜歡(或者尊敬)的人,而且這些人都覺得這項新產品的設想不錯,這次會議後第二天,產品部經理就請工廠經理簽字,結果成功了。
課堂精講
被稱為美國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說過:“與其報怨,不如實幹。”其用意也是告訴人們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倒不如埋下頭來仔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付諸行動。抱怨和找借口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相反,隻會導致拖延和問題的惡化。化抱怨為實幹,把時間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我們才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將問題解決掉。一個人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是他成功的關鍵。做事高效的人不會到處為自己找借口、開脫責任,相反他會把找借口和抱怨的時間用在解決問題的實際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