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八月:提升工作效能 (1)(1 / 2)

第1周:追求高效能,而非高效率

不做工作狂,做最佳工作者

課堂導讀

安妮是一家廣告公司企劃部的員工,她在公司裏是最為忙碌的一個,但隻能領勉強維持溫飽的工資。

一次,公司接了一個投資上千萬的大項目,客戶的要求很高。公司為此專門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這個項目主要由企劃部負責,要求企劃部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文案和整體創意。

當企劃部其他員工的準備工作完成,隻等安妮的企劃稿出來的時候,安妮的企劃稿卻遲遲沒有開頭。按她的解釋,她在構思一個絕好的創意,但公司沒有時間再給她了。客戶已經催了好幾次,如果三天內還拿不出方案,將終止雙方的合作。

情況緊急,公司老板讓企劃經理親自起草企劃稿,終於在客戶要求的期限內完成了一切前期準備工作。

7天後,項目順利完成,其他員工都高高興興地領到了獎金,隻有安妮一人被扣發了當月工資。她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公司下個季度的裁員名單。

課堂精講

在我們的周圍,不缺乏這樣的“工作狂”:他們早上班,晚下班,整日整夜地工作,連星期天、節假日也不休息,人就像一個機器一樣不停地運轉。

然而他們的工作成效和花費的時間並不一定成正比。強迫自己一刻不停地工作,隻會耗損體力和精力。我們需要時間放下手邊的工作,讓自己能稍微休息一下,而且要經常這麼做。每當你放慢腳步,休息一下就能獲得更多能量重新出發。

課後總結

工作狂們隻關注投入了多少時間,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者關注的是工作結果。

跳出效率的陷阱

課堂導讀

有一個人要在客廳的牆上掛一幅油畫,請鄰居來幫忙。油畫擺好,正準備釘釘子,主人卻遲疑了一會兒,說:“這樣不好,最好釘兩個木塊,把畫掛在上麵。”鄰居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就幫他去找木塊。木塊很快找來了,正要往牆上釘時,主人又說:“等一等,木塊有點大,最好能鋸掉一點。”於是便停下來四處找鋸子。找來鋸子,才鋸了兩下,發現這鋸子太鈍了,該磨一磨。主人家裏正好有一把銼刀,他就把銼刀拿來了,卻又發現銼刀沒有把柄。為了給銼刀安裝把柄,主人又去附近的一個灌木叢裏尋找小樹。要砍下小樹時,他又發現那把鏽跡斑斑的斧頭實在不能用了,又去找磨刀石磨斧頭。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須得製作幾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條,為此他又去尋找一位木匠。第二天鄰居再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街上幫助木匠從五金用品商店裏往外抬一台笨重的電鋸。

課堂精講

看完這個故事,你也許會從心底發笑,這個人折騰了一天,卻什麼也沒有幹成。其實,在我們的周圍,常常有一些人整天為工作忙得暈頭轉向,卻忙不出任何結果。在大部分的工作中,他們把工作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因此沒有產生效果。

所以,一個人要及時地從社會以及身邊的人一起營造的追求效率的氛圍中走出來,以一種從容的心態來麵對自己工作的結果,不要時刻都讓效率之弦繃得太緊,否則就容易為自己帶來過多的壓力和挫敗感,這樣,工作就成了擺脫不掉的包袱,同時也毫無效率可言。比如:抽時間和家人到公園共度一個美麗的下午,而不是和以前一樣在辦公室中困坐愁城,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跳出效率的陷阱,或許,你就能夠重新找到工作的動力和高效率工作的感覺。

課後總結

不要讓自己為了忙而忙,這樣大家隻能身陷效率陷阱而無法脫身。在工作中要擺脫焦躁的狀態,以從容地心態麵對時間和工作,這樣才會有真正的高效率。

進行有效的目標管理

課堂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