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十一月:保持自我平衡 (3)(2 / 3)

越是沒有煙,想抽煙的欲望就越大,有煙癮的人大概都有這種體驗。蓋蒂脫下睡衣,穿好了出門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他問自己:我這是在幹什麼?

蓋蒂站在那兒尋思,一個所謂有修養的人,而且相當成功的商人,一個自以為有足夠理智對別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離開旅館,冒著大雨走過幾條街,僅僅是為了得到一支煙。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習慣,這個習慣的力量竟如此驚人地強大。

沒多會兒,蓋蒂下定了決心,把那個空煙盒揉成一團扔進了紙簍,脫下衣服換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帶著一種解脫甚至是勝利的感覺,幾分鍾後就進入了夢鄉。

從此以後,保羅·蓋蒂再也沒有抽過香煙,當然,他的事業越做越大,最後他成為世界頂尖富豪之一。

課堂精講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它具有一貫性。它通過不斷重複,使人們的行為呈現出難以改變的特定傾向。一句古老的箴言說:“習慣就像一根繩索。每天我們都織進一根絲線,它會逐漸變得非常堅固,無法斷裂,把我們牢牢固定住。”我們每天高達90%的行為都是出自習慣的支配。良好的習慣會使人受益終身,而不良的生活習慣甚至會毀掉人的一生。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

課後總結

習慣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壞的主人。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麵對困難時這些好習慣將起到重要作用。

從工作中尋找樂趣

課堂導讀

卡爾文·庫基說:“人生真正的快樂不是無憂無慮,不是去享受,這樣的快樂是短暫的。缺少一份充滿魅力的工作,你就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國外一家報紙曾舉辦一次有獎征答活動,題目是“在這個世界上誰最快樂”。主辦方從數以萬計的答案中評選出的四個最佳答案是:作品剛完成,自己吹著口哨欣賞的藝術家;正在築沙堡的兒童;忙碌了一天,為嬰兒洗澡的媽媽;千辛萬苦做完手術之後,終於挽救了危急患者生命的外科醫生。看來,工作著的人才是最快樂的。確切地說,應該是把工作當做人生樂趣的人才是最快樂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快樂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會從工作中尋找樂趣的人。

課堂精講

心理學研究證明,從自己的工作中尋求樂趣的人,更能體會到工作的價值,對工作也更執著,更投入,更會享受工作本身,也會更有成就。

想要得到樂趣,獲得滿足感,就得先靜下來思考一下,不快樂是工作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從心理上調整自己,即使換一萬份工作,不快樂的情況也不會有所改觀。

當其他員工把準時上班,按點工作,不遲到,不早退當做是完成工作,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領自己那份工資的時候,優秀的員工卻從工作中尋找樂趣,積極尋找新的興奮點,從而點燃工作的激情。即使環境迫使他們不得不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地使之充滿樂趣。用這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無論做什麼,都很容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後總結

能不能從你所從事的工作中感受到樂趣,歸根到底是一個心態的問題。悲觀的心態使你過分關注不盡如人意的方麵,從而看不到工作的樂趣,而樂觀的心態讓你即使在麵對一件相對枯燥的工作時也會做得有聲有色。

保持一顆平常心

課堂導讀

電影明星洛依德將車開到檢修站,一個修車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練靈巧的雙手和年輕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個巴黎都知道他,但這個姑娘卻沒表示出絲毫的驚訝和興奮。“您喜歡看電影嗎?”他不禁問道。

“當然喜歡,我是個電影迷。”修車女工邊忙著手上的活邊回答。

她手腳麻利,看得出她的修車技術非常熟練。半小時不到,她就修好了車。

“您可以開走了,先生。”這位修車女工對他說。

他依依不舍地說道:“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風嗎?”

“不,先生,我還有工作。”她回答得很有禮貌。

“這同樣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車,難道不親自檢查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