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十二月:打破思維定式,讓問題迎刃而解 (1)(1 / 3)

第1周:思維方法一

以“平麵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課堂導讀

美國著名的收藏家諾曼·沃特在收藏的初期,常為收購名貴精品而不惜千金,導致資金嚴重周轉不靈。

一天,沃特突發異想,為什麼一定要收藏名家名品,而不收購些名家的劣畫呢?於是在短短一年時間中,他便得到了300多幅名家的劣畫。

後來,沃特在各大報紙上登出廣告,宣傳自己將要舉辦首屆劣畫大展,並說明其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從劣畫中學會鑒別,真正認識到名畫和好畫之間的差別。

沒想到,這個畫展空前成功。人們在茶餘飯後議論著,更多的人從四麵八方趕來參觀。

從此,沃特成為收藏業中的名人。

課堂精講

著名思維學家德·波諾的解釋是:“平麵”針對“縱向”而言。“縱向思維”主要依托邏輯,隻是沿著一條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平麵則偏向多思路地進行思考。為此,他打了一個通俗的比方:在一個地方打井,老打不出水來。按縱向思考的人,隻會嫌自己打得不夠努力,而增加自己的努力程度,把井打得更深。而按平麵思維法思考的人,則考慮很可能是選擇打井的地方不對,或者根本這個地方就沒有水,或者要挖很深才可以挖到水,所以與其在這樣一個地方努力,不如另外尋找一個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思路擴展開來,如果一味固執己見、不求改變,勢必會撞到南牆之上而讓自己頭破血流。反之,如果善於轉移思路,多方麵思考,那麼許多原本棘手的問題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解決,而且並不需要耗費太多的精力與財力。

課後總結

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我們要學會“換地方打井”,哪怕一個很小的“井”,都可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以“類比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課堂導讀

一次,法國著名醫生雷內克瓦帶女兒到公園玩蹺蹺板。玩了一會兒,醫生覺得有點累,就將半邊臉貼在蹺蹺板的一端,假裝睡著了。女兒見父親的樣子,覺得十分奇怪。突然,醫生聽到一聲清脆的響聲,睜眼一看,原來是女兒用小木棒在敲蹺蹺板的另一端。這一現象,立即使醫生聯想到自己曾遇到的一個問題:當時醫生聽診,采用的方式是將耳朵直接貼在患者有病部位,這樣既不方便也不科學。

醫生想,既然敲蹺蹺板的一端,另一端就能清晰聽到,那麼,是不是也可以通過某樣東西,使病人身體某個部位的聲響不通過直接接觸就能讓醫生能夠清楚地聽見呢?

雷內克瓦用硬紙卷了一個長喇叭筒,大的一頭靠在病人胸口,小的一端塞在自己耳朵裏,結果聽到的心音十分清楚。世界上的第一個聽診器就這樣產生了。後來,他又用木料代替硬紙做成了單耳式的木製聽診器,後人又在此基礎上發明了現代廣泛應用的雙耳聽診器。

課堂精講

所謂類比思維方法,是從兩個或兩類對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屬性事實出發,推出其中一個對象可能是有另一個或另一類對象已經具有的其他屬性的思維方法。該方法是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知名人士最常運用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由這種方法所得出的結論,雖然不一定很可靠、精確,但富有創造性,往往能將人們帶入完全陌生的領域,並給予許多啟發。

日本學者大鹿·讓認為:“創造聯想的心理機製首先是類比……即使人們已經了解了創造的心理過程,也不可從外麵進入類似的心理狀態……因此,為了給創造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得采用一個特殊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使用類比。”類比思維方法也是人們用以創新的一種常見的思維方法。

課後總結

類比法是解決陌生問題的一種常用策略。它教我們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將陌生的、不熟悉的問題與已經解決了的、熟悉的問題或其他相似事物進行類比,從而解決問題。

以“側向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課堂導讀

毛姆是英國著名作家。在他成名前,生活很困窘,寫的書很多都賣不出去。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一家最有名的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本人是一位年輕有教養、愛好廣泛的百萬富翁,希望找一位與毛姆小說中女主角一樣的女性結婚。”結果,毛姆的小說很快就被搶購一空。書賣不出去,直接宣傳書本身的價值,是正麵的做法,但很可能費力不討好。而從側麵做文章:通過一個百萬富翁征婚的廣告,來刺激人們的興奮點——究竟毛姆的小說有多大的吸引力,使得這位年輕的百萬富翁竟要把其中人物作為擇偶標準?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大家紛紛購買毛姆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