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別讓頭腦成為好看的“擺設”(1 / 1)

第一章2別讓頭腦成為好看的“擺設”

我們觀察事物,是從某個視角出發,形成對該事物的概念或印象。多運用聯想思維,改變觀察的視點,將會帶來新的看法,賦予事物以新的意義,這種新意義中往往隱藏著成功的機會。

蘇東坡到杭州任地方官的時候,西湖早已名不副實了:長年累月的泥沙越積越多,碧波蕩漾的西湖成了“大泥坑”。

蘇東坡對此黯然神傷。隨後多次巡視西湖,反複思考如何加以疏浚,使往日風光秀美的西湖重現迷人的風采。

幾次巡視後,他發現最棘手的是從湖裏清除的大量淤泥無處存放。有一天他忽然想到,西湖有30裏長,要環湖走一圈,恐怕一天也走不完。如果把湖裏挖上來的淤泥堆成一條貫通南北的長堤,既清除了淤泥,又方便了遊人,不是很好的辦法嗎?這時他又聯想到,挖掉了淤泥之後,可以招募附近的農人來此種麥,種麥所獲的收益,反過來可作為整治西湖的資金。這樣疏浚西湖有了錢,挖出來的淤泥有了去處,西湖附近的農人多了收益,西湖不僅有了一條貫穿南北的通道,便利了來往的遊客,而且能增添西湖的美景。

蘇大學士運用豐富的聯想解決了問題,實在令人佩服。

聯想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由大海想到輪船,由戰爭想到武器,說到北京就會想起故宮、天安門,說到加拿大就會想到美國……這樣的聯想都來自事物空間上的接近。

“葉落而知秋至”,這是由於時間上的接近而產生的聯想。

由一個事物聯想到另一個在空間上或時間上與之相近的事物,常常能啟發思考,擴展思路,拓寬視野。

聯想在創造性思考中具有開拓思路和啟迪思維的引導作用。借助聯想,人們可以突破感官的限製,擴大感知認識領域,把以前認識過的事物與所要創造的新事物相聯係,使認識變得更加豐富。科學界的許多發明創造就是源於聯想思維的運用。

一天,一名叫鄧祿普的英國醫生看到兒子在鵝卵石路上騎自行車,顛簸得很厲害,很為兒子擔心。當時自行車的輪胎是“實心”的,人在不平的路上騎車,常被顛得全身疼痛,自行車被人們戲稱為“震骨器”。一個偶然的機會,鄧祿普在院子裏澆花,感到手裏的橡膠水管很有彈性,他立刻聯想到自行車輪胎,於是,鄧祿普用橡膠水管製出了第一個充氣輪胎。

不要把聯想思維想得很複雜或很困難。人在很多時候,都在自縛手腳,實際上清新、簡單的好主意同樣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頭腦以及頭腦中的想法是每個人自己的財富,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絕對控製的東西。不要讓頭腦成為一個好看的“擺設”,積極樂觀地看問題,在某一基點上巧妙聯想,你同樣可以做到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