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做一條反向遊泳的魚
當你麵對一個史無前例的問題,沿著某一固定方向思考而不得其解時,靈活地調整一下思維的方向,從不同角度展開思路,甚至把事情整個反過來想一下,那麼就有可能反中求勝,捧得成功的果實。
宋神宗熙寧年間,越州(今浙江紹興)鬧蝗災。成片的蝗蟲像烏雲一樣,遮天蔽日。所到之處,禾苗全無,樹木無葉,一片肅殺景象。當然,這年的莊稼顆粒無收。
當時,新到任的越州知州趙汴,就麵臨著整治蝗災的艱巨任務。越州不乏大戶之家,他們有積年存糧。老百姓在青黃不接時,大都過著半饑半飽的日子,而一旦遭災,便缺大半年的口糧。災荒之年,糧食比金銀還貴重,哪家不想存糧活命?一時間,越州米價飛漲。
麵對此種情景,僚屬們都沉不住氣了,紛紛來找趙汴,求他拿出辦法來。借此機會,趙汴召集僚屬們來商議救災對策。
大家議論紛紛,但有一條是肯定的,就是依照慣例,由官府出告示,壓製米價,以救百姓之命。僚屬們七言八語,說附近某州某縣已經出告示壓米價了,我們倘若還不行動,米價天天上漲,老百姓將不堪其苦,甚至會起事造反的。
趙汴聽了大家的討論後,沉吟良久,才不緊不慢地說:“今次救災,我想反其道而行之,不出告示壓米價,而出告示宣布米價可自由上增。”“啊?”眾僚屬一聽,都目瞪口呆,先是懷疑知州大人在開玩笑,而後看知州大人蠻認真的樣子,又懷疑這位大人是否吃錯了藥,在胡言亂語。趙汴見大家不理解,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說:“就這麼辦。起草文書吧!”
官令如山倒,大人說怎麼辦就怎麼辦。不過,大家心裏都直犯嘀咕:這次救災肯定會失敗,越州將餓殍遍野,越州百姓要遭殃了!這時,附近州縣都紛紛貼出告示,嚴禁私增米價。若有違犯者,一經查出,嚴懲不貸。揭發檢舉私增米價者,官府予以獎勵。而越州則貼出不限米價的告示,於是,四麵八方的米商紛紛聞訊而至。頭幾天,米價確實增了不少,但買米者看到米上市的太多,都觀望不買。然而過了幾天,米價開始下跌,並且一天比一天跌得快。米商們想不賣再運回去,但一則運費太貴,增加成本,二則別處又限米價,於是隻好忍痛降價出售。這樣一來,越州的米價雖然比別的州縣略高點,但百姓有錢可買到米。而別的州縣米價雖然壓下來了,但百姓排半天隊,卻很難買到米。所以,這次大災,越州餓死的人最少,受到朝廷的嘉獎。
僚屬們這才佩服了趙汴的計謀,紛紛來請教其中原因。趙汴說:“市場之常性,物多則賤,物少則貴。我們這樣一反常態,告示米商們可隨意加價,米商們都蜂擁而來。吃米的還是那麼多人,米價怎能漲上去呢?”原來奧妙在於此。
思維逆轉本身就是一種靈感的源泉。遇到問題,我們不妨多想一下,能否朝反方向考慮一下解決的辦法。反其道而行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當別人都在努力向前時,你不妨倒回去,做一條反向遊泳的魚,去尋找屬於你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