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站在他人的立場想問題:同理心思維
同理心思維對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同理心思維其實也是一種換位思考的方式。思考者轉換位置,從對方所處的境地,來思考問題。這時對同一事物往往會得出與換位思考前不同的看法,從而產生許多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1學會換位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換個立場,轉換角色,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同理心思維,就是設身處地地將自己擺放在對方的位置,用對方的視角看待問題,這是一種非常有益又十分實用的思維方式。你曾經被人誤解過嗎?尤其是當你的好心被別人當成“驢肝肺”時,你是否心灰意冷、萬分沮喪?你是否會怨恨地說“真是好心得不到好報”?或者暗自抱怨好人難當?
你的委屈可以令人理解和同情,但你知道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是什麼嗎?
你可能認為,你的老師雖然學識淵博,但他的口才實在不敢恭維,他就是大壺裏煮餃子——肚子裏有但硬是倒不出來的那種人。所以你便看不起他,從潛意識中疏遠他,開始逃課,避免與他見麵,導致師生關係惡劣。
你同學的素質同樣會參差不齊。有些人處處咄咄逼人,看不起你,但你更不會看得起他:他的優越是他的事,與我何幹?況且我的學習成績還遠遠地高出他呢!去他的吧,少在我跟前裝大爺。可有些“跟屁蟲”呢?你能否在心裏看得起他?
但你知道嗎?你之所以交際或交流受阻,關鍵在於你對你的交際對象並未了解,盡管他們是你朝夕相處的同學、老師或家長。
你知道你的同學在想什麼嗎?你知道老師或上司剛剛所說的話的深層含義嗎?你了解父母為你含辛茹苦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嗎?坦率地說,你可能似懂非懂,表麵懂而深層不懂,有時為了麵子還要不懂裝懂。
為什麼會這樣?其主要原因在於你的思維出發點不正確。你總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去觀察、分析,並想當然地去理解他人。這種理解表麵上似乎是對的,但實質是隔靴搔癢,或用一句俗語來表示叫做:木頭眼鏡——看不透。
正確洞悉他人的思維方式在於換位思考。所謂的換位思考,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從對方的切身利益、切身感受出發來考慮問題。比如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他的需求是什麼?他比較喜歡什麼?他厭惡什麼?他希望你為他做什麼?他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請你深入地想一想,著名軍事家孫子的這一著名論斷難道僅限於軍事領域嗎?它對你的為人處世是否有同樣的啟迪呢?
要知道,即使你的交際狀況糟糕透頂也切忌怨天尤人,問題關鍵在於你沒有很好地做到換位思考。
現在請你想一想你那位口才不佳的老師,你那位“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同學,你的父母,他們的內心在祈盼著什麼?他們在希望你做些什麼?你離他們的希望有多遠?
這樣想一想,也許需要改變的恐怕不是別人,而恰恰是你自己了。請你記住,當你交際受阻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的思維方式轉變一下:有很多矛盾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你我生在世上不是為了爭鬥。既然我們不能改變對方,那麼我們就先改變自己,學會同理的思維,學會換位思考。讓我們洞悉別人,醒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