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不要陷入貪婪名利的陷阱
有很多人都很看重名利,這原本也無可厚非,名利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被名利所累,勢必會掉入陷阱之中。為此,那些不刻意追求名利的人,並非是一般人眼中的“愚”,而恰恰是糊塗思維中最精明之人。
生活中往往有些人會把貪婪名利與進取混為一談,把貪婪名利之心當成了進取之心,或拿進取心作貪婪名利的幌子,結果陷入貪婪名利的陷阱不能自拔。
有一天,一隻狐狸走到一個葡萄園外,看見裏麵水靈靈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麵有柵欄擋住,無法進入。於是狐狸一狠心絕食三日,減肥之後,終於鑽進葡萄園內飽餐一頓。當它心滿意足地想離開葡萄園時,發覺自己吃得太飽,怎麼也鑽不出柵欄。無奈,隻好再餓肚三天,才鑽了出來。
狐狸的故事頗像人生過程,人生就是一個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走的過程,積極進取值得稱道,過分貪婪隻會加快“赤條條地離去”的過程。
有貪婪心的人總希望得到更多,他不知滿足,結果命運讓他失去的也很多,貪心隻會愚弄自己。
一股細細的山泉,沿著窄窄的石縫,叮咚叮咚地往下流淌,也不知過了多少年,竟然在岩石上衝刷出一個雞蛋大小的淺坑,裏麵填滿了黃澄澄的金砂,天天不增多也不減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漢來喝水,偶然發現了清冽泉水中閃閃的金砂。驚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從此,老漢不再受苦受累。過個十天半月,老漢就來取一次金砂,不用說,日子很快富裕起來。
老漢雖守口如瓶,但他的兒子還是跟蹤發現了爹的秘密,他埋怨爹不該將這事瞞著,不然早發大財了……
兒子向爹建議:“拓寬石縫,擴大山泉,不就能衝來更多的金砂嗎?”爹想了想,自己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怎麼沒想到這一點?
說幹就幹,父子倆叮叮當當,把窄窄的石縫鑿寬了,山泉比原來大了幾倍,又鑿大鑿深了坑。父子倆想到今後可得到更多的金砂,高興得一口氣喝光了一瓶老白幹,醉成一團泥……
父子倆天天跑來看,卻天天失望而歸,金砂不但沒增多,反而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父子倆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哪裏去了呢?
富有“進取心”的父子倆聰明的結果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真正的進取心是靠辛苦勤奮來換取更多的勞動果實,不通過自己的付出而想得到更多就是貪婪。進取心不會使人失去理智,而貪婪心卻可使人像被豬油蒙了心,變得愚蠢、失常。
名利是枷鎖,會使人負重異常。在人生路上該糊塗時就要糊塗,不要太在意外在的名與利等身外之物。這樣你會發現人生會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