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3尋找共同的奮鬥目標
當代著名畫家齊白石大師,原來的職業是木匠,但是他學究天人、師法造化、大膽創新,逐漸練就了一代宗師的非凡功底。
當時的全國畫壇死氣沉沉,以模仿古人為能事,保守勢力相當頑固。齊白石立誌一掃這種沉悶的風氣,非常孤立地奮鬥在中國畫壇的一片冷嘲熱諷之中。
和他有著共同目標的還有著名國畫大師徐悲鴻,他在蔡元培的引薦下,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上任伊始,立即聘任齊白石為教授。
齊白石感激地問:“我隻是一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學府當教授呢?”
徐悲鴻回答道:“您豈止能當教授,就是教我本人也夠資格啊!我正是要借助您這把斧子,來砍伐畫壇上的枯枝朽木,您不是也有這樣的目標嗎?”
正是這樣,才讓兩位國畫大師聯手,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國的新派畫風。
齊白石與徐悲鴻一起開創國畫新風格的成就,建立在雙方擁有共同合作目標的基礎上。倘若齊白石孤芳自賞,無意將自己的畫風傳諸於世,就不可能在花甲之年創造功成名就的神話;同樣,假使徐悲鴻安於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的職位,不打算整頓畫壇的風氣,也就沒有恭請齊白石出山的佳話。
正是由於他們共同的、執著的目標,讓二老攜手並肩、名垂史冊,一起創造了在共同目標指導下的雙贏目標。
所以說,青少年朋友在與人合作的過程中,必須找到共同的目標,才能保障合作的進一步展開,才能確保日後雙贏局麵的出現,才能實現自己成功的計劃。
首先,青少年朋友要掌握用暫時遷就的方法尋找共同目標。
找到自己和他人的目標其實很簡單,但是如果合作的目標不統一,怎樣正確地對待就很有學問了。
比如說,幾個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如果大家都以提高自己的成績為目標,隻顧自己鑽研學問,不管他人成績的好壞,合作勢必也就無從展開。這種局麵下,充其量隻能是單贏——某幾個人的成績提高,其他人原來什麼樣,以後還是什麼樣。
這就是目標不統一的結果。要想改變這種趨勢,最後得到雙贏或者多贏的結果,也要從尋找共同的目標開始。
學習成績好的青少年朋友,這時候不妨暫時遷就他人的目標,將目標從提高自身成績變為提高小組集體成績,主動幫助小組中成績稍差的人,這樣就找到了共同的目標。
隻有找到了共同的目標,才能在相互的刺激和鼓勵中共同進步,最後達到雙贏或者是多贏的效果。
其次,青少年朋友要掌握用平衡的方法尋找共同目標。
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如果在合作中,某人的目標過高或者過低,影響到大家共同目標的一致性,就可以采用平衡的方法,打擊或者刺激其改變目標,以便達到雙贏的成功局麵。
隻有合作的雙方達成共識,找到共同的奮鬥目標,才能更好地深入合作,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會相應的提高。物理學中,隻有方向相同的力,其合力的疊加效果才更明顯。反之,方向不同的力,有時候甚至是要削弱其合力的總值。
所以說,青少年若想培養自己的團隊思維,在合作中追尋雙贏,就一定要先找到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家一起向一個方向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