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2漸積累自己的社會閱曆
社會閱曆是經過長時期的社會生活逐漸積累起來的,它需要人們在社會中摸索,在生活中感悟;需要人們發揮歸納思維,通過長時期一點一滴的歸納積累,形成自己的社會經驗。
豐富的社會閱曆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因為社會閱曆豐富的人常常能夠總結出自己人性的優點和弱點,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社會閱曆不豐的人通常很難看清事物的關鍵所在以及事物的變化趨勢。正如人們年輕時常容易感情衝動,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逐漸變得從容,體現出一種涵養,這正是社會閱曆由淺薄變為豐富的一種結果。
三毛的一生,社會閱曆可謂極其豐富多彩。這為她成為一名優秀作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獲得豐富的閱曆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個過程。當然,生活中的一帆風順並不利於一個人產生豐富的閱曆。恰恰相反,挫折和失敗卻常常有助於社會閱曆的積累。這一點對於三毛來說是再恰當不過的。而挫折卻使她能夠以更加深邃的目光來觀察這個社會,以與眾不同的筆鋒來描繪這個世界。
三毛在台灣文化學院哲學係就讀期間,她愛上了本校戲劇係的學生梁光明。可是這次戀愛並不成功,三毛又經受了一次失戀的沉重打擊。為了擺脫愛情的痛苦,三毛隻身奔赴西班牙馬德裏大學哲學係留學。
感情的挫折沒有嚇倒三毛,也正是因為這次挫折,三毛才開始了她的天涯之旅,在世界各地的遊曆使她明白了人應該為什麼生活,應該怎樣生活。
1972年,三毛27歲。她認識了一位在台北一所大學教書的德國人。兩個人很是投機,他們互敬互愛,這位德國人為人正派,年過不惑,對愛情也懂得珍惜。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這位德國人在一個星光閃爍的夜晚向三毛提出了求婚,三毛答應下來。於是兩人十分快活地為結婚做著必要的準備,他們都沉醉在愛情的甜蜜之中。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兩個人即將完婚的前一天晚上,三毛的未婚夫因心髒病發作,猝死在三毛的懷中。
這時的三毛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鬱悶和傷感,她不知道上帝為什麼總愛捉弄她,為什麼將這麼多的磨難降臨到她身上。在這樣愁苦的情緒中,她揮筆寫了《橄欖樹》這首歌的歌詞,後來這首歌成為台灣電影《歡顏》的主題曲,一時間風靡東南亞,經久不衰。
在三毛的情感世界中,最大的一次挫折是丈夫荷西的去世。
丈夫的喪生對於三毛的生活來說是一種莫大的不幸,可是對於她的文學創作來說或許有所助益。在荷西死後的一段時間裏,三毛沒有發表作品,但是丈夫的去世為她提供了良好的文學創作素材,她也需要通過自己的著作來表達對丈夫的愛。1981年,她的兩部作品集《夢裏花落知多少》和《背影》由皇冠出版社出版,這裏邊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記錄她和荷西的生活的。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豐富的閱曆和痛苦的人生可能更容易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同樣,多去嚐試不同的事情,經曆不一樣的人生,獲得更豐富的人生體驗,發揮歸納思維,逐漸積累社會閱曆,對於青少年健康的成長是具有積極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