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2 / 2)

張守仁被他說的**,看著石嘉的滿頭白發,枯黃焦瘦的臉孔上,已經遍布著興奮的酡紅,好似不勝酒力,行將睡去一般。

他原以為自己會被石嘉的語言所打動,跟著慷慨激昂起來,卻不知怎地,隻覺得心裏空虛無力,石嘉的聲音越發響亮,他便越發覺得惶怕。

石嘉的話,好象全然不將偽朝的蒙兀人放在眼中。誠然,大楚的國力很強,失掉北方三千餘萬人的戶數,朝廷的收入不減反增,歲入一億貫錢。海外貿易,還有在淩牙城的殖民地,台灣一島也在開發,甚至建了行宮,以備不時之需。大楚的水師天下無敵,經常到北方騷擾敵軍,甚至沿著江山,進入白山黑水,焚村燒寨,敵人調動不便,追之不及,隻得看著大楚水師橫行。大楚雖然與前朝兩宋一般,無力建立大量的優良騎兵,步兵的戰法和訓練,還有將領對軍隊的控製,卻又比孱弱的兩宋強過許多。也正因如此,方能在蒙兀人二十餘年的強攻下巍然不動,安然無事。

然而這一切的背後,卻又是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冗官冗兵、皇室揮霍無度、民間重文輕武之風又起,曾被太祖皇帝禁絕的理學,又有死灰複燃的跡象。

除此之外,北方被蒙兀人占據,大楚失去了北方屏障,自長城一線,到西北平原,全數落入敵手。原本宋人遇到的窘境,現今又重新落在楚人的頭上。蒙兀人凶橫殘暴,能征善戰,論起騎射與勇武,遠在當年的遼人與金人之上。西夏與西遼,已經被蒙兀擊破,國破族亡。過半的漢人江山,落入其手,金帛女子,任其所需而伸手可得。再加上蒙兀人學習當年金人滅宋時的勾當,在北方扶植遠支宗室,建號稱帝,自稱北楚。這些年來設官撫民,招募軍隊,治下亦有數十軍州,實力大為膨脹。數十年來,南楚以長江橫隔兩岸,借助四川與襄城的險要阻擋敵人的鐵蹄兵鋒,蒙兀人南征北討,並沒有以全力攻楚,隻要北方能夠支付得起蒙人貴族的奢侈需要,北方的漢人可以供蒙人奴役,便已足夠。

石嘉兀自在侃侃而談,將自己的設想不住的向張守仁灌輸。在他看來,蒙兀人粗魯無文,不知兵法。隻不過仗著遊牧民族的先天優勢,以騎射功夫僥幸打敗了幾個敵國。北方之失,也是因為大楚內部的原因所致。隻要依著他的想法,一力主戰,調集大兵,以三十萬人自南京過江,二十萬人自襄城出擊,十萬人出川攻陝,六十萬大軍一起出動,北方大局一年內可以安定,蒙兀人加起來不到二十萬人,大楚軍人就是不及他們善戰,以三打一,總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