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很好,你這便去吧。老夫已經正式表奏你為禁軍兵馬使,過兩天便有旨意下來,你這幾日,好生學習朝儀典範,不要到時候出了漏子。咱們的大英雄威震天下,可是天子麵前,卻也是不能出半點岔子的。”
“是。”
“好,你去吧。”
張守仁轉身欲行,石嘉眉頭一皺,好象突然想起一般,叫住張守仁,向他笑道:“守仁將軍,你過幾天,到第三軍赴任後,和轉運使韓文通多親近些。老夫有事,是從不避諱他的,將軍可明白了?”
“是,末將曉得,一定與韓將軍多加親近。”
張守仁當時懊惱之極,隻覺得自己原本以為可以與石嘉若即若離,不入其黨,現下看來,對方卻不管不顧,硬是將自己納入黨人陣中。
在堅守軍中不結黨,不參與政治原則的張守仁心中,這實在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是以他含糊其辭,始終不肯明言向對方效忠,就算是不能得到重用,大不子回襄城便是。誰料對方手眼通天,自己尚未上任,就已經在自己營中安插了他的親信心腹,用來左右自己。
一晃多日過去,張守仁眯眼看著緊跟在自己身旁的轉運使韓文通,心中當真是膩味之極。隻是來回打量,卻見那些禁軍將領們個個氣飾華美,趾高氣揚,一個個肥頭大耳,油光滿麵,看起來哪裏象個將軍。況且,非但是這韓文通,隻怕這些將軍們,多半都是石嘉或是別的朝中大佬的心腹,若是不然,也很難在京師立足。
想到這裏,他重重的歎一口氣,心道:“前路艱險若此,不知道現下的這個決定,是對是錯。”
他身處的驛館距離大內和禦馬營甚遠,一行百餘人自外城繞行,自大瓦子穿行轉左,在西湖邊上打馬而行。
此時正是深秋,滿地的落葉被馬蹄踏起,漫天飄揚。待清冷的西湖水麵消失不見,青灰色的城門高聳入雲,緊隨在張守仁身邊的吳百慎咧嘴笑道:“將軍,過了城門,再走三五裏路,繞過鳳凰山,便是咱們的駐地所在了。”
一行人魚貫入城,此地卻與外城的紛亂繁亂不同,既是皇城所在,又等若是皇帝的禦苑,由大內出來,往東不遠,過禦馬營登鳳凰山,遠眺西湖景色,每年上元佳節時,皇帝帶著後妃和皇子公主,一起登山賞燈,與民同樂,更是京城中極盛之事。
因為此故,這諾大的一片地方,除了連綿十餘裏的鳳凰山外,便是以圍幛圍起的禦馬營,除此之外,任何民居與衙署均未設立。一則是保有這一片山光水景,二來,亦是為了方便禁軍保護大內的安全,禁絕閑雜。
“此處風景絕佳,真人間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