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顏輕輕點頭,答道:“是的。楚人的弓箭一向比我們優良,射的極遠。這裏自然也並不意外。不過,這還是小事。我軍與楚軍對射,其實並不吃虧。此次在穎州城頭,那張守仁不知道怎麼建造了一種極大的怪物弩箭,每一箭,足足有一支鐵矛那麼長,每射一箭,其聲若雷,幾十張大弩一起射擊時,簡直是天崩地裂。我們雖然也有床弩,射程和威力,卻是遠遠不及對方,兩方對射,我們吃虧甚大。”
他說的繪聲繪色,脫歡卻隻覺心中大痛,差點兒又要流出淚來。
其實宋朝和南楚,皆重弓箭,各式的弩弓層出不窮,蒙兀人見的多了,並不奇怪。隻是張守仁所造的大弩,威力巨大,卻又隻需得五六人操作,便能射擊,而一箭射出後,其威力之巨大,穿透力之強,是當世之時威力最大的遠射兵器。至於南楚和蒙兀的床弩,轉運困難,太過龐大,一箭發出,需得幾十人在旁奔走,而且機件構造,極易崩壞,通常連續射出幾箭後,就需暫停保養。象張守仁那樣的鋼構床弩,一直不停的發射,巨大的聲響幾乎隨著戰事而一直不停,難怪伯顏以怪物相稱。
這些天來,蒙兀人的雲梯也好,衝車也罷,隻要稍稍接近穎州城外的壕溝,便立刻被床弩射出來的弓箭射穿。經常有一隊十餘人的軍人,被一支箭矢射的對穿,穿成長長一串,在那些人的平衡做用下,竟然屹立不倒,其實人早就死的透了。
這樣的代威懾力,和站在原地的死人,給了附屬漢軍以極大的威壓。開始時,他們尚且能在蒙兀人的逼迫下,拚死出力攻城,到幾次三番,攻城不利,蒙兀人都被守城的飛龍軍壓著打時,他們便再也不敢賣力,就算是後頭有大刀隊壓陣,也是畏畏縮縮,不肯拚死向前。
“還有,敵人有一種拋石機,遠比我們現在用的先進。每次拋射,都是幾千斤的石頭漫天拋灑,我曾經想用攻城車擋住弩箭,強行向前,卻都被敵人的拋石機砸毀。”
脫歡怒道:“那些色目人,不是說幫我們設計回回炮,一炮可以砸跨敵人的城樓麼。”
他所言的回回炮,乃是西域的色目胡人,結合了阿拉伯與中原漢人的攻城器械,設計而出的大型發石機。每發一炮,都是過百斤的大石。在曆史上的襄陽戰役中,守城的將軍呂文煥抗擊蒙兀二十多年,雖然不得朝廷援助,襄陽卻是穩如泰山,並不曾失陷。一直到忽必烈下令製造了這種大型的回回炮,在最後一次襄陽攻城戰中,一炮將襄陽城頭的城樓擊跨,城中守兵大恐,知道守禦不住,呂文煥開城投降,又一路上為先鋒將,收攏了大批南宋軍的舊部,南宋這才因之而亡。
可以說,回回炮在南宋的滅亡上,擁有著絕大的功勞。隻可惜,張守仁利用後世的技術,加上先進的鑄造工藝,製造了更先進,發射更輕易,射程卻不在回回炮之下的發石機,這樣一來,吃虧的反而是注重遠射兵器的蒙兀人,也難怪伯顏等人,神情如此沮喪。
伯顏搖頭道:“他們的拋石機我們不過五架,太過笨重,運輸不易。攻城不利時,我下令他們向前,與敵人的拋石機對射,不過幾個回合,就被敵人的砸毀。現下,除了用人命硬堆,我當真是想不到有什麼好的辦法。你回來的正好,這幾天雖然攻城不利,可是好歹也將敵人外圍的深溝和柵欄毀掉,那護城河也被用土堆平,我下令全軍休息一天,明天從四麵攻打,不過他們的利器有多利害,咱們總歸能爬上城頭了。”
他疲憊之極,與脫歡說上幾句,便告辭而出,準備來日大戰。這幾天攻城足有十幾次,有日戰,夜戰,甚至整日整夜的不停,卻是在敵人的頑強抵抗下,收效甚微。在損失了大批人員和物資的情況下,甚至放棄漢軍,以蒙兀人直接衝擊,這才將穎州城的外圍清空,可以直接危脅對方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