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縱橫捭闔(7)(3 / 3)

因見諸將都麵露笑意,他卻肅容道:“咱們這一次攻楚,算來已經離勝局不遠。襄城呂奐,他也不足為患。我留給吳猛那幾萬人,他必定不會辜負了我。呂奐此人,論能力不如石重義,論忠心還不如一條狗,他一敗,要麼降我,要麼西逃投蒙兀人。襄城軍主力一失,城亦不可守,不論是吳猛趁勢而下,還是我得手後引兵西去,都絕無問題。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當務之急,一者是咱們要等李天翔的消息,這裏絕不容有失。你們都很自信,卻不可自傲。古人有雲,驕兵必敗,望諸君慎之。”

諸將均抱拳低頭,向他道:“是。”

他又道:“二來,不但要守住,還要善用士卒,養精蓄銳。打的疲了,就算是敵人亂了,咱們抓不住勝機,打不跨敵人,讓他們保有實力,也是不成。舉凡種種,均需爾等用心,不可懈怠,若有輕忽以致出錯者,多年交情,卻也是顧不得了。”

“末將等謹遵大帥之令,絕不敢懈怠。”

“那好,都去吧。”

見各人亂紛紛退出,張守仁卻喚住韓璐羽與方子謙二人,向他們問道:“北邊情形如何?”

兩個對視一眼,均搖頭道:“現下正是打仗的好時候。咱們這邊動手,忽必烈與阿裏不哥也沒有閑著,他們早前已經在漠北打了幾仗,阿裏不哥都吃了虧,和林丟了,他已經退到極北,忽必烈糧草補給不上,戰馬也很瘦弱,卻也是追不上他。那阿裏不哥卻又不依不饒,帶兵打他,兩邊這樣一鬧,免不了又是要糾纏一氣,不等到打的累極了,停不下手來。”

韓璐羽卻是抓住機會,要賣好給張定國,便笑道:“自從大帥委了巡撫,山東一境交給張定國將軍治理,卻是極好。現下山東境內,官員清廉,官府肯辦實力,勸農親桑,恢複生產,嚴守黃河。此次雖然巡撫中軍過來,沿河卻是留著好多的細作密探,還有少量的守兵戒備。一有風吹草動,不等官府發覺,早就有百姓稟報了上來。那蒙兀人除了在幽燕之地還有些耳目外,黃河南北,咱們的人穿州過府,如入平地,河北百姓都說,巴不得張王早點打過來,解民與水火之中。”

張守仁打斷他喋喋不休的話頭,沉著臉道:“間軍者,刺探敵人陰私,稟報常人所不知者。你說的這些,年年逃過河來的人,要向我念叨幾萬遍,還輪的到你來饒舌?”

見他憚若寒蟬,不敢再說,張守仁便撫慰道:“不過你說的也是實情,不算諂媚。如此這般,我才能稍稍放心。我這裏用了全力,如果忽必烈這時候抽冷子給我一下,那可不得了。”

方子謙笑道:“這也不大可能。大帥覺得吃力,忽必烈又何嚐輕鬆。咱們年年打仗,卻是越打越富,人越打越多。可是韃子知道什麼理境安民的事?蒙兀人恨不得把北方漢人殺光,耕地全變成牧場。現下他打仗,要衣服,要棉花,要鐵器,要黃金,要糧食,要牛羊,隻顧伸手,不肯讓百姓休息。加上胡人治漢人,漢人原本就不心服,蒙兀人又殘暴的緊,動輒殺人,哪裏有半點恩惠給百姓?這樣一來,誰願意為他賣命?除了那些得了好處的漢人萬戶和千戶罷了。這三年來,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為爭汗位,打的不可開交,漠北草原上屍橫遍野,以前還有河南山東的財力物力支持著他們,現下除了河北關陝,竟無別處可用。蒙兀人,也是打的疲乏,越來越吃力了。以我看來,阿裏不哥雖然得了其它各部宗王支持,卻是口惠而實不至,若不是大帥為了換取軍馬,年年和他暗中互市,他早就撐不下去了。就算如何,以臣下看來,今年之內,阿裏不哥要麼投降,要麼敗亡,這是定局。而他敗亡之後,才是忽必烈騰出手來,對付大帥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