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注重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5)(3 / 3)

6.重視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

許多自然現象顯示,全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於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於人,隻有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誌成城,產生強大的力量。

7.保持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誌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基礎,所以,有規律地鍛煉身心和意誌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的身心和意誌平衡地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並最終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之一。工作本身並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擁有財富,並不代表有永遠的經濟保障,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這7個習慣和行為方式是相輔相成的。前3個習慣在於我們本身,確立目標就要全力以赴,著重於如何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轉向獨立,實現“個人成功”;第4,5,6個習慣,即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都將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第7個習慣涵蓋了前6個,督促我們從身一心開始完善。通過培養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為高效而快樂的成功人士。

積極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

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斯教授指出,從心理發展的角度說,觀察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觀察力就是人觀察事物的能力,它是智力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人們生活中所必須的能力。世界上很多科學家、政治家、作家、藝術家都具有驚人的觀察力,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曾經說:“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隻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好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可能在眾人之上。”

觀察能力是構成個體的基本素質之一,自然,也就成為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之一,因此,哈佛大學特別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下麵是哈佛大學的教授為學生們推薦的提高觀察能力的方法:

(1)在房間裏或屋外隨意找一樣東西,比如,一張椅子或一棵樹,集中注意力注視這一物體。全神貫注地平視這個物體,不要讓眼睛過於緊張,盡量自然一些。現在,注意這個物體的大小,估計一下其尺寸;觀察一下它與你的距離,以及它與周圍其他物體的距離;再注意它的外形,看看它與附近其他物體的外形有什麼區別;認真觀察它的顏色,它與周圍的環境協調嗎?如果是的,那是怎樣一種協調感呢?如果不協調,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辨識出它的質地,它是用什麼製成的?它真正的用途是什麼?它起到這樣的作用了嗎?它可以在哪些方麵有所改進嗎?怎樣才能實現這些改進呢?

在搜尋這些信息的時候,讓大腦緊緊圍繞這些相關問題運轉。或許在起初的時候會有些困難,但練習久了,大腦就會自然而迅速地對這些問題做出反應。

現在,不要繼續看這一物體,停下來,動筆將你所有能想得起來的信息寫下來。

以同樣的一個物體為目標重複這一練習10天,其間休息兩天,然後在第10天再觀察這一物體,看看你是否取得了進步。

(2)以中等步速穿過你的房間,或者繞著房間走一圈,迅速留意盡可能多的物體。現在走到房間外並將房門關上,動筆寫下剛才你所看到的物體,憑你腦海中留下的印象,而不要憑你事先就已經知道的信息。

像上一練習一樣重複該練習10天,其間作適當休息,在第10天的時候看看你的進步。

在這一練習的最後,走進你的房間,仔仔細細地看一遍你一直以來沒有注意到的東西。估計一下你的遺誤率。

(3)取25~30塊大小適中的大理石,其中8塊或10塊是紅色的,8塊或10塊是黃色的,8塊或10塊是白色的。將它們放到一個敞口的盒子中,然後將各種顏色的石塊完全混合在一起。現在,用兩手迅速抓起兩把石子,然後放手,讓這些石頭同時從手中滾落到桌麵上,或者地上。當它們全部落下後,迅速看一眼這些被抓中的石子,然後轉過身去,將各種顏色的石子數目憑記憶(不要猜測)寫下來。

重複這一練習10天,其間作適當休息,在第10天看看你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