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沉默之後,電話中,又響了丁乘風振作起來的聲音。

“湯姆森也來了?他身體還好吧?”聽著熟悉的聲音,熟悉的名字,有種已經有些淡漠了的溫情又在她心底隱隱泛起。

“頭發都已經全白了,不過身體還很硬朗。聽說準備再帶一屆博士生之後,才準備退休。昨天和他通電話的時候,他說非常希望能見到你這個他門下最出色的學生。他是今天傍晚的飛機,如果你現在出發的話,還來得及和我一起去接機。若蘭,求你了,來吧!”

“好吧,我盡量爭取試試!”似乎有些鬼使神差似的,話語出口了,杜若蘭才反應過來自己似乎已經答應了去見他。

“哈,若蘭你能來我真是太高興了,你訂好機票後給我電話,我去機場接你。現在不多說了,你趕緊收拾吧,我等你!”

真是昏頭了,自己怎麼會答應呢?”握著手機愣了好一會,杜若蘭都沒想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回答。

就在這時,手機又響了。

來電顯示是個陌生的手機號,不過看區號,應該是方羽的電話。

“最終,他還是應自己的要求,買了部手機。”

開心的笑容,再次爬上了將要打開手機的杜若蘭嘴角,這讓她,顯得俏麗無比。

放下手中已經開始發燙的手機,方羽發現自己的嘴裏都微微有些發幹了。將近一個半小時的通話,也讓新買的手機提示電量不足了。

苦笑著搖了搖頭,他關了手機開始充電。

他知道,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基本上,以後的自己要被這東西給纏上了。

不過還好,他心底裏對這種纏繞並不是很拒絕,特別是在經曆過入藏之行後的現在。最多也隻是稍稍有些不太適應。

不過這種不適應與杜若蘭三天之後要飛過來的事比起來,卻又顯得根本不值一提。

認真來說,現在的方羽心裏微微有些亂,說不來是期待還是別的什麼,總之是有些亂。這對現在的他而言,實在是個不多見的狀態。

“我這算是在害怕還是在期待?”

稍一困惑之後,體內靈敏的異能就讓他回醒了過來。

再次無聲的一笑後,他走出了房間。

這是青城山下一座民居的二層小樓。

小樓麵積並不是很大,上下兩層樓整個隻有六間房子。下麵是三個單間,包簡單飯菜每間每天十塊錢,上麵三間是連在一起的,比較寬敞,不過價錢也比較貴,包飯菜每天需要四十。

他因為喜歡安靜,要的正是樓上的這個大間。

原本他準備隻住一晚,等天亮遊過青城山後,就返回陝西繼續從他入藏前的地方,沿著大河繼續下行。結果現在卻還要在這裏多待三天,等若蘭過來後才能再展開行程。

不過這樣也好,正好利用這幾天的功夫,好好調整下他那顆已被雪域高原的蒼茫和洪荒,給渲染的有些寂寥了的心情。

隻有長時間在蒼茫遼闊的無人區跋涉過的人,才能體驗出他此刻的那種淡漠心境。

也隻有在長時間體驗過這種靜寂和寥廓的曠遠之後,他才真正醒悟了為什麼在他當初出遊之際,父親和好友張遠之他們會再三提醒,他需要的閱曆和經驗,隻有在繁華的城市,人多的地方遊曆,才能真正的獲取。

以往,生性喜靜的他不是很明白,但是現在,他卻真正明白了。

因為不管是在人生或是修行裏,動和靜,就與陰和陽一樣,是不可或缺的統一。

九月的正午,道教名山青城山籠在一片淡淡的霧影中,仿佛在向站在山腳下的人們展示著它青城天下幽的美麗。

熙熙攘攘的人潮中,方羽含笑而立,凝神注目之後,卻婉拒了它的吸引,徑自踏上了去後山的幽徑。

相比與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前山,整個被淡淡霧氣遮掩著住的後山就顯得分外幽靜。一條水泥石板和碎鵝卵石鋪就的小徑蜿蜒穿行在山澗綠林之間,不知不覺間,就已將人引入了更加幽靜的山林深處。

寂靜是整個後山的主色。

就連小徑之旁的山澗中,那一片幽深清澈的澗水,都似乎在這碧幽幽的山林中失去了喧嘩的俏皮,隻是無聲的向著山下奔湧而去。

一路行來山幽人靜,一種難言的閑淡之意伴隨著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旺盛的勃勃生機觸動著方羽肆意外展的靈識,毫不客氣的向他證明著,青城作為名山的雄厚實力。

方羽從踏上小徑後,就一直掛在嘴角的笑容裏,欣喜的味道越來越濃。可他腳下邁出的步子卻越來越慢,而他修長的身軀周圍的空間中,那種隱隱約約似乎有些扭曲的痕跡也在淡淡的水霧中愈加的明顯。

朦朧的霧氣間,他閑淡的身影似乎有了忽隱忽現的跡象。直到曲曲折折的小徑又穿出一片密林,他周圍這種有些怪異的霧氣和扭曲這才忽然散去。

“天師門下清風有禮,不知是道門那位前輩駕……”

隨著方羽停住的腳步,就好像有了約定似的,麵前幾乎被幽深的密林遮掩住的涼亭裏,響起了一把略帶磁性的男人聲音。

隨著聲音,一個身穿青色道袍,頭挽道士髻的年輕道人出現在方羽麵前。

“小鎮方羽,見過清風道長。”

方羽心裏微微一樂,就當沒注意到行禮、說話都停在了半截的道人愣住的樣子,認真抱拳回了一禮。

“施主有禮!”年輕道人清風的反應很快,就在臉上那一抹淡紅一閃即逝的瞬間,也很快改口就勢見了一禮。

“道長是青城山那座道觀的高弟?”

方羽在聽到他自報宗門的時候,就猜到他應該是青城山本地道觀中的道士。

對這些宗派源流再也熟悉不過的他而言,青城山中大致存在的宗派支流還是能分清楚的。

“施主誤會了,貧道乃是龍虎山七巧閣門下,並非青城諸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