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的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80周年的偉大日子。周泉根與馮嬌雲也迎來了100歲的生日,實乃可喜可賀。祖國繁榮昌盛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福氣。借著祖國的八十周年華誕,周泉根與馮嬌雲自然也喜笑顏開。是祖國的福星高照,他倆才有福分變成幸福的老壽星。
兩老壽星100歲生日,要擺100桌的生日宴,場麵之隆重可想而知。屆時有政治界、文化界、金融界、科技界、醫學界、教育界等各個領域有頭有臉的人物前來喜赴生日宴。
周泉根一生可謂著作等身。長篇武俠小說15部、中短篇武俠小說文集10部、文化散文隨筆8部、文史研究、文學評論、詩歌等各種文學作品總字數達2000多萬。他的所有作品將會在生日宴開始前全部展出,到時候社會各界人士會一飽眼福的。
按周泉根的意思,這100桌的生日宴要在長石村舉行。擺桌的地方涉及12戶人家,都是周泉根的親戚和左鄰右舍。在農村裏擺100桌生日宴是極其罕見的,可能全中國也十分罕見。周泉根的思想裏傳統觀念是根深蒂固的。他的兒孫們給他提建議說,要擺100張桌子,在農村裏排場太大了,真正操作起來,難度也不小,直接到星辰酒店訂幾個大包間不就萬事大吉了。可周泉根就喜歡熱熱鬧鬧的場麵,他覺得這就是傳統的風俗習慣,有原生態、古樸的美。可能他年紀太大了,也沒有考慮周全。說實在的,在農村裏擺這麼多桌的生日宴,還是酒店裏方便一些。不過,在農村搞這麼大的排場,以周泉根的影響力,到時候受關注程度,可能比酒店裏辦生日宴還要高。
這場生日宴從去年就開始策劃,他們都希望能夠圓滿完成。
生日當天一大早,所有一切準備就緒。最值得驕傲的事即將上演。隻見周江與楊小悅開始搬貴重物體了,那就是周泉根的全部作品。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文字閃爍著奪目的光芒,這光芒可以照亮世界上所有的陰暗角落。文字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對於有些人說,現在的社會,文學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的觀點,周泉根是嗤之以鼻的。無論何時,文字的力量、作用、價值不會減小。“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喜歡看書的人是聰明的人、明事理的人、關心社會萬象的人、有樂觀心態的人、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的人、需要尋求幫助的人。
早上八點過後,陸陸續續的有遠到而來的貴賓過來了。一個個都氣質不凡,手裏拿著一個個大紅包。有單人開車來的;有兩夫妻一起坐車來的;有帶孫兒來的。很多有頭有臉的名人,都隻能在電視裏看到,所以一幫鄉巴佬可謂一飽眼福了,連平常有眨眼病的人,都能一分鍾不眨眼睛。哎呀,有機會這種場麵還是要多見識見識,因為對這毛病有好處(開玩笑)。鄉巴佬們就吵著要和他們合影留念。
從上午十點開始到十一點鍾,一個小時的時間將舉行一次主題為“大師的文學藝術作品展示大會暨文學分享會”。主辦方為鐮叨市文聯,承辦方為榔頭市文聯、榔頭市作協,讚助方是鐮叨市悅美電器股份集團。
主持人是石頭鎮文聯秘書長。第一個議程由主持人邀請鐮叨市文聯副主席來介紹一下周泉根的主要作品、所獲得的主要獎項、寫作風格、以及他的作品所產生的社會價值。第二個議程是周泉根的演講,談談他對文學的看法,對人生的領悟,更多地講一講他如何創作的趣事。總共一個小時的活動內容,兩個議程各半個小時左右。
“大家掌聲有請鐮叨市文聯副主席講話”主持人微笑著說道。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謹代表鐮叨市人民政府、文聯、作協向周泉根老先生與他夫人馮嬌雲100歲的大壽致以生日快樂,祝願二老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周泉根的文學生涯是漫長的,從20歲開始進行文學創作,直到90歲才封筆。70年的文學生涯,70年的風風雨雨,70年的艱苦耕耘,給世界留下了2000多萬字的文化財富。周老先生的貢獻是巨大的,周老先生的文學成就是非凡的。作為鐮叨人,我們都引以為豪,他是年輕一代文學愛好者的榜樣,是我們後生的學習楷模。周老先生是寫武俠小說出道的,武俠小說的成就頗高。最近幾年,周老先生的武俠小說走的是跟金庸一樣的路線,都被拍成了電影、電視劇,其小說中的精髓都運用到了各個領域。且周老先生不光在武俠小說這個體裁上有卓越的成就,在他的後半輩子,他還進行了傳統文學的創作。包括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文史散文的研究、雜文、詩歌、文學報告、評論等等涉及文學的各個領域。文化界對他的文學成就是這樣評價的:周泉根的武俠小說充滿人文關懷,盡管情節刀光劍影,但無時無刻不透露著他的一顆善心;在壞人物上也有善良的情感,在好心人上又突出了他們的一顆燃燒著大愛的心髒。武俠小說從隋朝一直寫到清朝,其內容涉及中國的所有朝代。周老先生對中國各個朝代的經典故事、風俗習慣、人文知識、地理風貌等等研究得非常透。通過武俠小說,周老先生指出了各個朝代的人們所表現出的善惡美醜,使我們既收獲了知識,又增加了學習興趣。讀周老先生的武俠小說,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個性鮮明,語言嚴謹,讓人有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這就是周老先生文學藝術的水準。周老先生的傳統小說也頗具特色。從民國開始一直寫到他封筆時的年代和未來。在現實主義的小說中,周老先生總是指出社會的壞現象,給予人們以怎樣改正陋習、學會擺脫病態心理的力量。與他的武俠小說相似的優點就是,各種人物都是充滿一顆善良的心,在壞人身上也有一種讓人恨得很淺的一種人物形象。要揭露一個社會的壞現象,他總是以愛製惡,用他人性的光芒、用他人道的主義、用他滿腔的熱情、用他對社會的真知灼見來抨擊人心的險惡。他的觀點很鮮明,在他認為正確的觀點下,總是傾向大多數智者的觀點。他始終宣揚《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我們不要有“人之初,性本惡”的想法。就算有些人做出來的事有悖倫理甚至是十惡不赦,但是我們還是認為他們學壞是後天的不良因素造成的。既然“人之初,性本善”。那是否我們可以做更多的努力,讓惡人變成善人,因為惡人原本也是善人,隻是各種因素造成了他學惡。我們的社會要足夠溫暖、足夠包容和足夠理解他們,用善解人意的方式感化他們。給他們信心與時間做出自己的改頭換麵的決心來,他們也不想學壞、學惡,可能是金錢的誘惑、生存的所迫,才導致他們學壞。壞現象出來了,隻能去把它改正成好現象,不能抱怨太多,因為沒有多大的益處。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嗎?“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不要想太多了,也回不到過去了。”那麼壞現象出現了,我們能做的是,經過反思、總結、分析,想出處理的方法,再用實際行動去改正壞現象,而不是用大量的時間去抱怨、去罵,因為這是火上澆油,並非是好方法。在周老先生的很多反映社會現實的小說中,很多惡人總是到最後變成了一個好人,或是有做好人的趨勢。他的每一部小說中的人物都有各自的特點,每一個人物都寫得很傳神。每一個人物都承擔著傳播社會正能量的責任,也都能勝任。除了小說,周老先生的散文、雜文、詩歌、文學評論等等也有較高的造詣。我們說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周老先生就是我們後生的榜樣。他用文字向我們傳達了他的思想,使看了他作品的讀者了解了這個社會的真善美與醜陋的地方。他用勵誌的語句,使那些在懸崖邊徘徊不定的痛苦的人重新獲得生存的勇氣。周老先生的創作範圍是寬廣的,我想對後生的作家們說,你們有什麼寫作上的難題,就多閱讀他的作品。周老先生所掌握的各領域的專業知識也是值得借鑒的。周老先生說,從20歲開始,他一半的時間就是在寫作、閱讀別的書籍、還有實地考察體驗生活等等。他身上的堅持不懈的毅力讓人敬仰,其實不光是寫作這個職業,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到最後一刻永不放棄,往往做大事業的人都是這樣的。周老先生說,人要吃得起苦,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得吃苦。天上不會平白無故掉餡餅,因為你努力了,用實際行動去爭取的東西才是理所當然的屬於你的。他的作品充滿社會正能量,給人以無窮無盡的動力,讀了他的作品將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