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能夠做到雅俗共賞是最理想的,那將使你擁有更多的聽眾。但無論如何,為了接近群眾,和群眾交流,並受其歡迎,演講語言首要的還是通俗易懂。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汲取口語
口語的特點是:多用簡潔明快的短句,少用冗繁複雜的長句和歐化的倒裝句;多用通俗易懂的常用詞,少用某些特殊專業或範疇專用的非常用詞;多用音節清晰、語調鏗鏘、易於聽懂的詞;適當運用一些社會流行的富有生氣和活力的新詞語。
當然,演講運用的口語主要是指那些多數人能聽懂的口語,而不是那些多數人聽不懂的方言土語。
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深刻的道理,這就並非“信口開河”能辦得到的,而需要付出心血,經過認真學習和實踐錘煉,方能“易處見工”。
——運用熟語
口語因為在人們口頭長期流傳,漸漸固定下來,就成了熟語。熟語具有豐富的內容與精練的形式,包括成語、慣用語、諺語、格言和歇後語等。它們雖然字數少,但寓意深厚,言簡意賅,若運用得當,可使言語簡潔,增強說話效果。
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固定詞組,具有穩定的結構和整體性的意義。它是經過千錘百煉而約定俗成的相對固定的語言形式,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和豐富的表現力。如果我們在演講中能恰當準確地運用成語,會大大提高語言的精練程度。
例如,要表達“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的意思時,可以說“功成不居”;要表達“巴結或投靠權勢者從而獵取個人名利”的意思時,可以說“攀龍附鳳”。
慣用語是口語中定型的習慣用語,它簡明生動,含義單純,通俗有趣。如要表達為某人或某事“提供方便”
的意思,可以說“開綠燈”;如要表達空許諾言的意思,可以說“放空炮”。恰當地引用慣用語,可以增強演講和談話中的幽默感和說服力。
諺語和慣用語一樣,也可以為語言增色。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社會生活經驗經過長期傳播在群眾口頭流傳的通俗而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它富於哲理,句式勻稱,音調和諧,具體通俗,形象生動,運用得當能大大增強表達效果。如要表達“思鄉”的意思,可以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之類的諺語。
諺語經曆了千百年的長期流傳,千錘百煉,因此常為講演和談判者使用。
1988年5月,美蘇兩國領導人會談。在歡迎儀式上,戈爾巴喬夫說:“總統先生,你很喜歡俄羅斯諺語,我想為你收集的諺語裏再補充一條,這就是‘百聞不如一見’。”戈爾巴喬夫之意,當然是宣稱他們在削減戰略武器上有所行動了。
裏根也不甘示弱,彬彬有禮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
裏根的諺語形象地說明了美國政府不急於和前蘇聯達成削減戰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
兩國領導人經過緊張磋商,在某些問題上縮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繼續對話。戈爾巴喬夫擔心美國言而無信,於是在講話中用諺語提醒:“言必信,行必果。”裏根也送給戈爾巴喬夫一句諺語:“三聖齊努力,森林就茂密。”
歇後語也是口語的一種,帶有隱語的性質,它的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說出一個事物,後一部分才是要表達的真意。如你要表達“兩麵討好”這個意思,可以說“快刀切豆腐——兩麵光”;如果你要表達“假情假意”的意思,可以引用“下雨出太陽——假晴(情)”這樣的歇後語。這樣會使你的話生動活潑,饒有趣味,給聽眾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常言道:“美味不可多用。”作為語言中調味品的歇後語也是如此,用得恰到好處,準確簡練,一語千鈞,增添力度;用得多了濫了,就會令人生厭,流於膚淺和滑稽。
演講語言固然要求通俗易懂,但並不拒絕文采,相反,演講的語言一定要有文采。演講的語言講求生動形象,必須調動一切語言技巧,如邏輯技巧、修辭技巧,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為了讓你的話悅耳動聽,演講者可以像詩人寫詩一樣,講究音韻。這裏說的講究音韻是指在必要時跟寫詩一樣押點韻,或恰當地選用一些雙聲疊韻的詞語。這樣,說起來順口,聽起來也很悅耳。
抑揚頓挫,調動情緒
如果老師上課保持“清平調”,學生的腦袋瓜子就鐵定“猛垂釣”;倘若廣播員播音“要死不活”,聽眾一定轉台,決不留情;如果候選人說話“病懨懨”,定會低票落選!演講也如此,演講者若不“抑揚頓挫”,聽眾必然迅速逃脫。所以演講者一定要考慮自己說話的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