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的王子,深受父王的寵愛,在王宮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要什麼有什麼。可是,他卻感覺到自己過得很不開心,甚至從來沒有開懷大笑過,終日愁眉緊鎖,鬱鬱寡歡。
國王向外發布告示,征召天下的能人異士,隻要有誰能讓王子快樂起來,他可以隨意拿走宮裏任何金銀財寶。
有一天,一位魔術師前來應召,並向國王保證自己一定能讓王子快樂。國王很高興,就把他請進了王宮。
見到王子後,魔術師取出一張紙,然後用白色的東西在上麵塗了些筆畫。魔術師把塗好的紙交給王子,並囑咐他在紙上倒上牛奶,就會告訴王子該怎麼去做。說完,魔術師走開了。
年輕的王子把紙在桌上鋪好,然後在紙上倒上牛奶。王子看見那些白色的字跡變成紅色,然後又變成綠色,出現這樣一行字:"每天為他人做一件善事。"王子把這句話記在心裏,並且按照去做。不久,他果然成為了一個快樂的人。
善良的人經常幫助他人,但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快樂。俗話說"善行為快樂之本"!事實也的確如此,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就如坐蹺蹺板一樣,不能永遠固定高端,而需要高低交替,這樣,整個過程才會好玩,才會快樂!一個自私的人,從來都不打算吃虧,即使真撈到了不少好處,也不會快樂。因為,自私的人總在算計著個人的利益,總是想打一些歪心眼兒撈到本不屬於自己的利益,那他就總是疑神疑鬼、坐臥不寧,會惶惶不可終日,就連睡覺的時候都會常常被噩夢驚醒。長此以往,身心必將受到摧殘。
約翰·D·洛克菲勒被稱為美國的"石油大王",他33歲時就成為了美國第一個百萬富翁,43歲時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壟斷企業,每周收入達100萬美元。然而,開始時他卻是個隻求"得"不願"失"的資本家。一次,他托運400萬美元的穀物,為了避免途中可能出現的意外之災,他投了保險,共支付了150美元。但這次托運卻順利,並未發生意外,於是,他覺得自己不應該交保險費,並因此懊悔不已,傷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
他每天患得患失,對利益錙銖必較,這種心理狀態給他帶來了不少煩惱,並且嚴重傷害到了他的身心健康。到53歲時,洛克菲勒"看起來像個木乃伊"已經"死了"。為了挽救自己的性命,他去一家心理診所做了谘詢,心理醫生告訴他隻有兩種選擇:要麼失去一定的金錢,要麼失去自己的生命。
聽了心理醫生的話,洛克菲勒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他終於對此有了深刻的醒悟。於是,他開始熱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業,先後捐出幾筆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學、塔斯基黑人大學,並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會,這是一個龐大的國際性基金會,致力於消滅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無知。把錢捐給社會之後,洛克菲勒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滿足,再也不為應該失去的金錢而煩惱了,他輕鬆快活活到了98歲。
在一所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校長給大一新生上了這樣一堂課:
他拿出一隻大紙盒,並且展示給大家看,裏麵裝滿了沙子。然後問這些新生:"這裏麵不隻有沙子,還有鐵屑摻雜,隻用眼睛和手指,你們有人能從中間把鐵屑挑出來嗎?"
所有人都搖頭,一臉的疑惑。
校長笑了笑,接著說:"用眼睛和手指,我們是無法從一堆沙子中間找到鐵屑的。然而,如果我們能借助一種工具,事情就變得容易多了。有可能大家都已經想到了,這種工具就是磁鐵。"
說罷,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塊磁鐵,把它放在沙子裏麵,攪動片刻後,在磁鐵的周圍便聚集了箭鏃似的鐵屑。老師把那一團鐵屑舉起來,對著台下的學生們說:"這就是磁鐵的魔力,我們用手和眼睛辦不到的事,它卻能夠很容易就做得非常好。"
老師說:"這一盒沙子就像是我們將要麵對的生活,而這塊磁鐵就是一顆善良的心。就像磁鐵能吸出鐵屑一樣,一顆善良的心也會幫助你在生活中尋找到許多有益身心的知識。孩子們,如果你有一顆充滿愛的心,你就能夠發現,每一天都有收獲、每一天都有積累、每一天都有值得高興的事情。"
一個人隻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肯為別人奉獻自我,他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幫助,他的人生就會更加順利,而他本人也會生活在快樂之中。如果我們養成善良的品行,我們就會擁有心靈和財富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