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自恃“全才”的年輕人,畢業以後屢屢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讓他在上大學時的優越感蕩然無存。
失敗使他傷心絕望,他覺得沒有“伯樂”來賞識他這匹“千裏馬”。痛苦絕望之際,他來到大海邊,打算結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殺的時候,有一位路過此地的老人看見了,救了他。老人問他為什麼要走絕路,年輕人說自己得不到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並且重用他……
老人從腳下的沙灘上撿起一粒沙子,讓年輕人看了看,然後就隨便地扔在了地上,對年輕人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老人沒有說話,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也是隨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後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我扔掉的那顆珍珠撿起來呢?”“當然可以!”“那你明白了嗎?你應該知道,現在你還不是一顆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別人對你的認可。如果要別人承認,那你就要想辦法使自己成為一顆珍珠才行。”年輕人蹙眉低首,一時無語。
老人接著說:“你現在可能還隻是普通的‘沙子’,而不是價值連城的‘珍珠’。忍受不了打擊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視和平淡,就很難達到輝煌。但是,經曆了從‘沙子’到‘珍珠’的辛苦打磨,經曆了‘種子’到‘金子’的飛躍,必定會光芒四射!”
當今的“蟻族”是由高學曆的大學畢業生作為主力軍的,誰都想自己的一生有所作為,能夠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受人崇敬,不枉此生,尤其是那些擁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更是想大幹一番,有所建樹。
有一句話說:千裏馬易找,伯樂難尋。有才能的人,有時想施展還需要伯樂的推薦,需要機遇,需要當時的大環境,若不然也隻能埋在土裏,成為泛泛之類,光芒磨滅,繼而鬱鬱寡歡,抱怨懷才不遇。
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常常發出懷才不遇的感歎。其實,不要抱怨懷才不遇,而是應該以一顆從容的心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等待機遇,找到適應自己的工作從而去施展自己的才華。如果這項工作目前不適合自己,能棄則棄,若不能棄就從頭開始,腳踏實地,不要嫌工資低,工作繁重、時間長,以逍遙的心態來對待。天還是那麼藍;水還是那麼清;花還是那麼的豔,一個好心情,一片豔陽天。抱怨隻會傷害自己,人生苦短。
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在做客北京師範大學英東學術會堂時用自己的親身經曆,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或者麵臨就業選擇的大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職場之課。
王小丫就讀於四川大學經濟係,畢業後被分到一家經濟類報社當記者。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報社領導分配給她的任務是到通聯部抄信封。整整3個月,她都是與信封為伴。
當時她感到很失望,甚至是絕望,大學畢業了怎麼就幹這個誰都能幹的寫信封工作啊?雖然一時有些想不通,可是她照樣好好幹。3個月之後,她寫信封寫得又快又好,一個人能夠完成3個人的工作量。
領導看她表現十分突出,就主動問:“想不想幹點其他工作?”
此後,她先後成為文摘版、理論版和副刊的編輯……
王小丫回顧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時,深有感觸地說:“如果你擁有一份工作,真的很好;如果你擁有一份工作,而且還很喜歡,那你已經很幸運了;如果你擁有一份工作,它又能讓你生存,而且又是你喜歡的,那麼你已經很幸福了。”
隻有經曆了,才會更成熟。誰都想當一塊放在地麵上讓人發現的“金子”。問題是,想要被人發掘、發現,必須先像“種子”一樣在地上默默生長,直到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