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什麼都沒有算什麼(1 / 1)

1982年,27歲的蘋果公司執行總裁斯蒂夫·喬布斯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麵,當時照片的題詞是:這是一個經典時刻。我獨自一人,所需要的不過是一杯茶、一盞燈和一台音響。你知道,這就是我的全部。

一無所有的喬布斯在這一年前後的曆史是這樣書寫的:1980年,蘋果上市時市值已達12億美元;1981年,喬布斯取代馬庫拉成為蘋果行政總裁;1982年,年營業額已達20億美元的蘋果,獲選為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全球企業500強”之一,成為首家創辦5年內入榜的公司;1983年,躊躇滿誌的喬布斯公開表示,蘋果創造了300位百萬富翁。

成功的人說自己一無所有,那是因為他們漠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一無所有表示更加輝煌:剛剛步入社會的人也是一無所有,這種一無所有不是感覺,而是事實。

誰也不能否認這個事實,絕大多數的“螞蟻”現在處於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老婆的“三無”境地,唯一可以奉獻的,就是自己的勞動力。

家明是“蟻族”中的另類,他每月有著4000元的收入,可是卻選擇了住在大學生村落。這讓認識他的人多少覺得意外。可是他自己卻說,他喜歡這裏的氛圍,喜歡這裏的方便自由。“這裏和大學宿舍幾乎是一樣的環境。白天上班,晚上重溫做學生的感覺,大夥打打鬧鬧笑笑,就把白天上班的苦悶全忘了。”

更讓家明感到高興的是這裏的房租夠便宜,8平方米的小屋裏,月租才290元。街上的小吃攤,“10塊錢就可以吃一天。”家明諷刺自己是“鐵公雞”:哥們兒在一起很少請客,工資全攢著。為了多存錢,能在北京買套房。“從每平方米5000多元,看著漲到了上萬,現在,連燕郊的房子也買不起了。”希望能在北京買套房子成了這裏無數年輕人的夢想。

有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什麼都擁有,就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擁有了一切。”

人總是在擁有與沒有之間徘徊,在得失之間痛苦輾轉。其實對於有些事,我們不必太在意。把一種擁有看得太重,手就會不自覺握得很緊,心情也會為之跌宕起伏,因為太害怕失去,擁有也會因緊張而變得乏味。刻意之間,一切都會失去它應有的韻味,擁有的已不再是你想要的那種感覺。其實如果你鬆開手,以一種閑適的心情去看雲淡風輕,更懂得擁有。

擁有是一種心境,沒有是一種感覺。學會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你就不會再為得失而耿耿於懷、憂心忡忡。換一種方式去擁有,會更輕鬆,更容易快樂。

“螞蟻”在成長中,也許有許多的不盡如人意,但是何必要計較這些呢?盡心盡力就好,隻要有理想、有目標,現在什麼都沒有又算得了什麼?

生存語錄

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價值。

———(德)威爾科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