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投資人際關係,創造自己靠山(1 / 2)

人情,也存在著生態危機!

如果在自己生活的區域,像遊牧民族那樣隻“逐水草而居”,不注意保護生態,那人情的沙漠化就會出現,人情的大草原就會逐漸縮小甚至消失,人情的沙塵暴就會遮天蔽日地狂叫著刮來。

如果在自己的人情領地上,像農耕墾荒那樣,開一片,種一茬,不多施肥,不勤澆水,不積極培植地力,然後就撂荒了,再去尋找新的荒地,再開墾……周而複始,如此“扒地皮式”的開發人情,那人情的土地豈能不荒蕪、廢棄?人情的原野上怎會有參天大樹、茫茫林海,林濤陣陣?人情的花園裏哪還有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人情的河流中何處去尋波浪滾滾,百舸爭流?

因此,開發人情的時候,同時就要建立人情生態的保護係統。首先,不要急功近利,隻知向人情要利益,而忽視對人情的及時培植。

把開發和儲蓄控製在合理的比例內,尤為重要。套用日本管理之父鬆下幸之助有名的資金管理水庫理論:若人情的使用量是十份水,那隻能放出六七份水,必須庫存三四份水,也就是約三分之一的儲備,以防不測、急用。一般情況,不能動用那保底的三分之一人情,實在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可使用一次,然後,立即補足,絕對不能出現底空。哪怕是短暫的,也不行。要知那是極其危險的,等於拿生命做賭注。人情也一樣!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情庫存!這庫存就是人情的積蓄,不隻是量的積蓄,更有生態環境的優化。

同時,在自己流動時,也不能把人情就拋棄了;也不能像墾荒那樣,耗盡地力後,又轉向新的地方,把人情開發變成跳地域掠奪;更不能像作戰,把地變為人情戰場燒殺劫掠一番後,轉移到一個新地,若又把新地變為新的戰場,再轉移到別的新地方,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中,自己的人情恐怕隻有血腥、恐怖和悲痛,整個人情關係也會喪失生機,變為一片廢墟。

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疏遠,朋友之間逐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分,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

中國人諷刺臨事用人最簡練的話語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有事有人,無事無人”。這是十足的目光短淺。俗話說得好:“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真正善於求人的人都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早作準備,未雨綢繆,在急時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

人是感情動物,人的行為是靠情感支配的。“不施春風、難沐秋雨。”“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迎合了人的感情饑渴而進行的“投資”,自然會收到巨大的“效益”、取得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