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古難全,便不退(1 / 3)

楊黛看著梅欣兒,鄭重地又問了一遍:“你確定?”

“確定。”梅欣兒恭敬而答。

“好。”楊黛點頭,慢慢坐下。

梅欣兒轉身麵對諸人,目光清澈如水。

她就這麼張口唱了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一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出口,立驚四座。

先前那天水樓女子的歌,令人感覺到了寂寞意,隻想尋酒一醉而逃避滿心的哀愁。

這一首詞,似乎亦相仿。

同樣是表達寂寥之意,同樣是歎惜人生悲歡離合,但兩詞的境界,一天一地。

在座諸人非權即貴,皆是飽讀詩書、胸有丘壑之人,如何聽不出兩首詞的高低上下?

梅欣兒唱的這歌,哀而不傷,格調高出對方不知幾條街。

那一句“高處不勝寒”,不知唱入了幾人心裏,令這些官場權貴,不由心生惆悵意。

好一個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世人皆知朝堂好,可有幾人知道那高處之寒?

轉眼間,歌至後段。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這一句,唱得溫婉,似無悲喜,但卻令諸人再度心生感慨。

月尚有陰晴圓缺,人又如何?

不過悲歡離合總相隨,此事,自古便難全。

何人可活得完美?

便是高官得坐,駿馬得騎,兒孫滿堂,又如何?

終有遺憾之事,終有掛懷之事,終有耿耿不能忘卻之事。

古難全。

但此時,歌至最後一句。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此句出,諸人一時愕然,隨後,竟有人落下淚來。

人生事,多不如意,種種磨難,便如月之圓缺不定,人力不可左右。

那麼又如何?

便向醉中尋解脫?

不,歌的最後一句已經給出答案。

隻要人還在,哪怕遠隔千裏,能共這一輪明月光,賞這一片青朗色,便好。

便好。

人生大不如意,誰也逃不過,誰也躲不得。

可舉頭望此月,想到心愛的戀人,想到誌向相同的友人,想到生死與共的同袍……

雖遠在千裏外,卻與自己一般,正抬頭望著這一輪明月。

便仿佛是與之眼神交彙,便仿佛再度攜手人間。

又複何求?

歌聲止,天地神火化遊魚,轉眼呼嘯而來,盤旋而動,進入梅欣兒體內。

楊黛站了起來,眼神間有激動色。

好歌,未必有好詞。

但這一首歌好,詞更好。

楊黛感覺,若將此詞列入詩詞中,亦算絕世之做。其中幾句,足以傳世千年,為人津津樂道。

若將此詞列入文道,亦必是一篇感天動地的詩文!

“何名?”

“《明月幾時有》。”

“好一輪明月!九百焰!”她的聲音有些發顫,是因為太過激動。

九百焰!

諸人震驚無語。

諸女愕然失神。

雅閣中,熊雨欣一下跌坐在椅中,喃喃失聲:“九百焰?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俊秀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來。

方才千焰飛舞雖然壯觀,但終是梅欣兒的歌與常樂的和聲、鼓樂相融一體,集二人之力,才得生如此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