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空桑氏(1 / 2)

“在下空桑澈。”青年坐下後,說了自己的名字。

常樂點頭:“閣下如此年紀,便有如此修為,值得敬佩。”

“不敢與常大人相比。”空桑澈麵帶愧色。

“我不過僅白焰境而已。”常樂說。

“雖為白焰,勝天下無數藍紫境者。”空桑澈道。

常樂隻是淡淡一笑。

人是奇妙的東西,往往羨慕別人擁有的,卻忽視了自己擁有的。

空桑澈羨慕他的名滿天下,劍斬藍焰,喚天地神火,為聖地破境。而他,則羨慕對方的修為境界。

這豈不便是不知足?

轉念一想:人正是因為有這種不知足的天性,才會不斷向上攀登,才會不斷進步。隻要把握好這不知足的分寸,便是向上的動力,而不是要命的問題。

“空桑家既然是六朝重臣,自然當以震國利益為重,又為何會反對震國稱霸之心?”常樂問。

空桑澈斟酌答道:“不敢在常大人麵前說那些遮掩的話——空桑氏亦是震人,如何不盼著大震雄風萬裏,威服天下?但我國陛下的野心,卻未免太大了一些。”

“原聞其詳。”常樂道。

有稱霸天下之意者,非隻震國一家,想那天下第一強者穆國,不時刻都在做這樣的事?便是與大夏稱兄道弟的羅國,其實內心深處,也有著稱霸天下的欲望。

因為這一點而反對一國之君,反對國之大政,這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世分五座大陸,每一座大陸,都是一座獨立的天地。”空桑澈道,“舊時海路不通,神火之力未降,世人便以為天下隻是自己所居的這一片陸地,因此所有的爭戰殺伐,所有的吞並爭奪勾心鬥角,都隻限於大陸諸國之間。”

“但轉眼之間,海路被開辟出來,神火自天而降,短短數十年時間過後,天下人便驚愕地發現,原來這世上非隻自己所居的一座大陸,竟然還有另外四座。於是,爭戰殺伐與勾心鬥角,便又漫延到了五座大陸之上。”

“國與國之間競爭、吞並,原是常情,但世間事,自有其規律——兩人相爭,你來我往,你死我活,一切應對皆存於各自心中,想打便打,想走便走;幫派爭鬥,數十或上百人聚眾互毆,誰人多誰為勝,但已無法如兩人互鬥般收發自如;而兩國戰爭,動輒百萬大軍互鬥,又與前兩者完全不同——人員調動、糧草供應等等,皆要鬥智鬥力,戰法詭異層出不窮,亦無人多者勝一說。所以說,數量變化,最終必帶來性質的變化。”

他說到這裏,常樂不由緩緩點頭。

量變引發質變,這道理空桑家看得很透徹,著實難得。

可見,這世家也確實有底蘊在。

空桑澈繼續說道:“遍觀五大陸,雖有強國,雖有霸主,卻無一國能完全獨霸一座大陸。穆國也好,羅國也好,我國也罷,不也都隻是稱霸於大陸,號令其餘諸國,而不能將之全部吞並,納入版圖,以一陸為一國?”

常樂再度點頭。

他隱約明白了震帝的野心,與空桑家反對的理由。

但仍是任對方說了下去。

“一座大陸太過龐大,而人力所能管轄治理好的區域,卻終有限度。”空桑澈說,“眼下世間三大強國的版圖,已然達到了人力所能控製的極限,若再開疆拓土,隻是空得一個版圖壯大的名聲,卻無力真正管好這廣闊土地、無數人民,而治理不力,必將生亂。如此大亂帶來的後果,誰也不可預見,也許……”

他歎了口氣,說:“也許反會使原本壯大的帝國,轉眼之間崩潰。”

常樂再度點頭:“澈兄有如此見識,實屬難得。”

空桑澈麵帶愧色,搖頭道:“哪裏是我有什麼見識。這些都是家祖的教導,我卻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鸚鵡學舌與常大人聽罷了。”

“如此看來,震帝有興兵之意了?”常樂問。

空桑澈艱難地點頭:“這本是我國機密,除非朝之重臣,否則連一般官員也並不知曉,多數人隻以為陛下使用的是恩威並施、以貿易牽製拉攏之法控製周邊,卻不知陛下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準備打一場大仗。”

許多事情,一旦開頭,便再無忌諱。

所以空桑澈說出這震國最大的秘密之後,便再無顧忌,繼續說道:“陛下的意思是聯合雅風大陸幾個小國,先以舊怨為借口攻打寰國,但後來因與夏國生出仇隙,所以又變成了攻打貴國,然後再滅掉與夏國交好的寰國、嬴國。之後,以這三國為基礎,不斷侵占周邊諸國,最終,將雅風大陸控製於手中。再接著,以兩座大陸為後盾,先滅霜花羅國,再滅聖舟穆國,一統天下。”

“你若不將此事說出,說不定他便可以成功。”常樂道。

“怎麼可能成功?”空桑澈搖頭苦笑,“這麼一座大陸,震國完全無力照應,到時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麵,是帶軍大元帥在成功之後,立時不服大震朝廷管轄,自封為帝,在雅風建立第四大帝國。屆時,陛下必然震怒,必會不遺餘力不斷派兵攻打,最終震國所有的力量,都消耗在這一場雙陸戰爭之中,國力損耗之下,滅國也並非沒有可能。”